背巾背带的理念是,宝宝不应该成为父母生活方式的刹车,它让父母能够保留一定的行动自由,使用也很方便。有研究表明,这样带着宝宝,可以帮助他们调节他们的体温,心率和呼吸,同时也能建立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这些年,背巾、背带越来越流行,很多机构,主要是母乳喂养机构,支持使用,但也有很多权威机构对“背巾”有一些安全警告,主要是担心宝宝吸附窒息。在2010年到2013年间,澳洲有3个宝宝因为不当使用背巾而窒息死亡。而在最近的一个,2013年3月布里斯班的一个三周大的宝宝死亡后,昆士兰要求州公平交易局(OFFICE OF FAIR TRADING,类似消费者协会的政府机构吧)发起关于背巾的安全运动。
目前在澳洲还没有关于背巾的安全指南,但去年6月,参考美国的指南,澳洲发起了关于背巾的安全运动。
【TICKS原则】
使用背巾背带时应遵守T.I.C.K.S.原则
1. Tight (紧): 紧紧包裹住宝宝,让她可以紧靠着你的身体,这样对你和她都是最舒适的。
2. In view at all times (一直处于视线内): 当你往下看时,应该保证一直可以看到宝宝的脸。保证不要有布条遮住宝宝口鼻。如果是以摇篮式抱包住宝宝的话,确保宝宝的脸是向上的而不是朝向你的身体。
3. Close enough to kiss (近到可以亲吻):宝宝的头顶应该离你的下巴很近,近到你低头可以亲吻到她的头顶或额头。 4. Keep chin off the chest (下巴远离胸口): 宝宝不应该因为包裹住而被压迫低头,以至于宝宝的下巴贴近她的胸口。下巴贴近胸口的姿势会限制宝宝的呼吸,所以要确保宝宝的下巴下面至少有一个指头的空隙。
5.Supported back(背部有很好的支撑):竖着抱时,宝宝应该很舒服地贴近你,她的背部应该被托住以保持自然的姿势,她的胸和肚子紧贴着你的身体。如果背巾很松,宝宝可以略下滑,弓着背,这样可能对呼吸有所限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检测宝宝的背部有没有被很好地支撑着:把手掌放在宝宝背后,略用力压,宝宝的背不会再靠近你一些,也不会因此变更直)。
如果宝宝是以摇篮式抱包住,或者包在环形背巾里,要非常小心,需要确保宝宝的屁股在最低点,这样的话就不会让她的下巴往胸口靠。
关于竖抱的担心
国内的家长们总是非常担心把宝宝竖着抱,实际上这是非常鼓励的抱宝宝的姿势,让宝宝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得更多更远,刺激认知地发展(只能看上面多无聊),减小头部的压力,也有利于更好的头型。只要能很好地托住背部和脖子,又不会捂住宝宝的口鼻,就非常安全。不会伤到脊柱,不会影响脊柱的发展。
除了TICKS 原则,还要注意臀部腿部的姿势
宝宝的腿务必要分开,像青蛙腿那样才是婴儿腿正常的自然的状态,不能给并拢。并拢,或者用襁褓包裹起来让臀部和腿部不能自由活动,自由地呈青蛙腿一样分开,会影响臀部发育,容易脱臼(包裹襁褓需要上紧下松,让腿可以自由活动。上面也不要太紧到影响呼吸)。
另外,正常的人类婴幼儿都是O型腿,不要人为让它变不正常。这种O型的状况不是因为缺钙,而是胎儿在妈妈腹中就是这么长的,他们的腿部骨骼形状跟成人不一样,通常一岁会走路后,由于腿部需要支撑身体的重量,骨骼细胞会重新排列组合,新的骨质会逐渐取代旧的,到2岁左右慢慢变不O,有的孩子还会由O变X,后来才慢慢再长直。腿有多直,就看遗传了。
下图中,第一张照片里第一排两腿比较靠近是不合适的;
第二排,青蛙一样分开双腿才是安全的;
第三排左边不推荐,右边才是最安全的。
一点个人经验
我还是没忍住买了个背巾,之前已经买过一个背带了。看过一篇文章讲背带更能够提供背部的支持,可是都买了,亲身使用后感觉背巾能抱更紧,更贴近一些,反而更能提供背部支持,对于新生儿来说更安全(或许是我买的背带不合适)。而且背巾用起来很方便,妈妈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
个人感觉背带更适合略大一点的宝宝,比较容易坐稳。一些背带可以360度,让大一些地宝宝可以背靠着父母坐,正面对前方,有很好的视野。
好了,有了背巾、背带,回头带宝宝出门更加方便了! 抱着她我最安心,又可以解放双手!带宝宝出门旅行也是必备之物。
母乳喂养带宝宝出门真的好方便。你只需要一个很好的哺乳内衣(里面有一圈,最好是蕾丝边,上面一层可以揭开,露出一个小圈,宝宝头一贴上,根本看不到胸!已经在宜家、餐馆、公园里实践过了,看上去像抱着睡着的宝宝),低胸的,弹力好的面料的衣服或者连衣裙,一个背巾/背带,或者便携的婴儿推车。另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尿片,湿巾和宝宝换的衣服。
配方奶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话,再加上几个奶瓶奶嘴和保温瓶装的热水。
享受你的宝宝~Enjoy your motherhood~~
作者:夏天的陈小舒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
研究方向:喂养、哮喘与过敏性疾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