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尿床,会不会发展成一种病?

小朋友尿床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会不会发展为一种病?

徐虹:儿童尿遗症,我们俗称尿床,以前一直认为它只是发育期间的一个过程,长大了是会好的,所以没有引起家长和医生的足够关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尿床其实是一种疾病,如果是五六岁以上的孩子,还是不能夜间控制排尿,尤其是睡着以后,还不自主地把尿排出来,自己都不知道的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应该认为是一种疾病了,我们叫它遗尿症。

▍身体周刊:遗尿会对孩子造成何种影响?

徐虹:一般对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孩子主要是会影响到孩子的精力,因为夜间多次这样的尿床,排尿在床上,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同时,由于尿床,内裤经常是会潮湿的,在夜间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容易发生感染,如外阴炎、尿路感染的发生。还有的孩子,学习等多方面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长时间得不到很好改善的孩子,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很多的研究都提示,有遗尿症的孩子自信心和对于焦虑方面的这些评分,都比正常的孩子要差。

尿床特别严重的孩子对整个家庭的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家长为此付出很多的精力,晚上睡不好,也影响他们的工作。有些还会影响到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甚至对立。所以这些情况让我们有必要对遗尿症、对尿床这个疾病重新认识,要看到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治疗。

有的家长有疑问,遗尿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引起孩子的多动等。这些在国际上有很多的研究,有研究显示,一部分多动症孩子的遗尿发生率相对较高;同时,遗尿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影响。但是一般来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是不受影响的。

▍身体周刊:遗尿症如何治疗?

徐虹:治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需要提醒家长控制晚间饮水,晚上吃完晚饭后,就不要给孩子喝水了,尤其不要喝有渗透性的饮料——茶或甜味饮料。

此外,要为孩子睡觉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比较安静;如果他有尿意,想夜间起来排尿的话要比较方便,离厕所比较近;而且要有一个很好的照明,不要夜间起来让孩子害怕。这些都会影响到他愿不愿意起床,所以,这些环境,要为孩子营造好。

最后一方面就是给予药物或者生物的治疗。

生物的治疗是比较接近孩子生理的一种治疗,就是一个遗尿报警器的治疗,这是通过一种生物反馈的治疗。孩子夜间一旦出现排尿了,只要很少的量,通过一个探头就会引起一个蜂鸣器的鸣叫,报警以后让孩子能够很快醒过来,或者是家长醒来以后,把孩子叫醒让他去排尿,可以通过每天的训练达到治疗效果,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到50%~60%,而且一旦达到治疗效果,以后复发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它已经让孩子养成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反射。

当然,做这个遗尿报警器的治疗,会耗费孩子和家长很多的精力,所以一般推荐那些夜间遗尿次数比较少的孩子,和家长睡一个房间,这样一来,万一报警器响了,孩子醒不过来,家长能醒过来叫孩子去排尿。这个治疗需要2-3个月,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主动治疗。

药物的治疗,过去用得比较多的是三环类的抗抑郁药,像丙咪嗪,药物专家发现它有让孩子减少尿床的作用,目前已较少使用。还有就是改善排尿的肌肉收缩的药物,也可以达到治疗作用。

最近十多年来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对原发性的尿床适用,患者缺少夜间的控制排尿的激素,排泌受到影响,就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这样一种抗利尿激素,晚上睡觉之前,给他服用,提高夜间的激素水平,使尿量明显减少。同时,可以增加唤醒的功能,所以这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药物。

当然还有我们自己的中医中药,包括针灸,很多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治愈率,但总体有效率相对比较低。

在治疗的同时,家长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心,使孩子在心理上不要受到太大影响,这样的话,对他整个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徐虹

1962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小儿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研究中心顾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等职。

(本文有删节,原标题:《小孩尿床也是病?》)

相关阅读:

把爱藏起一半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
如何改掉宝宝的不良行为
教你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策略
9计绝招让孩子听话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