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摄入与美白没什么关系,过量摄取的维生素C并不能储存在体内,日常饮食完全可以维持体内维生素C的正常水平。并不是所有蔬菜都美白,吃到含有呋喃香豆素的光敏蔬菜反而会变黑。 中国人以白为美,更多的美容也强调美白。但是很多人怕含有化学添加剂的化妆品对肌肤有伤害,所以会选择纯自然的蔬菜来美白。大概在二十年前开始,黄瓜就被切片作为面膜使用了。 当今社会蔬菜不仅用作面膜,也更多地应用在饮食上。不少爱美的女性,为了获得理想的肤色,肚子里就只有蔬菜和果汁,脸上贴的全是水果蔬菜。 神奇的维生素C 大家心目中维生素C就是美白,但是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就比合成的高明吗?事实上,维生素C在我们体内确实发挥着重要的功效。 我们经常听到的版本就是,缺乏维生素C会引发败血病。症状就是牙龈和皮下出血,无力,并最终导致死亡。不仅如此,维生素C对皮肤也相当重要。 当中的缘由,还得从构成皮肤的主要物质——胶原蛋白说起。胶原蛋白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物质,像血管、皮肤都是由这类蛋白质组成的。 不过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不会像植物纤维那样自己抱团,它们更像是一块块水泥板,需要靠铆钉连接起来。而维生素C就是这样的铆钉。 之所以会患坏血病,就是因为维生素C“铆钉”太少了,引发胶原蛋白崩塌,并破坏了血管的结构。 维生素C的此项功能,结果充其量是让皮肤更结实,但跟改变皮肤的颜色恐怕没有什么关系。 维生素C能抗氧化? 人体内会因为各种活动,产生一些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广告中经常被提及的“自由基”就是其中的一类。而维生素C则是很容易被氧化的物质。 就像镀锌的铁皮,锌会被氧化破坏,而铁被保存下来一样。维生素C也会同自由基结合,从而保护我们体内那些关键的蛋白质和细胞膜结构。 像柠檬、橙子、橘子这样的柑橘类水果都被认为是高维生素C的代表。其实,我们都被骗了。 柠檬的维C含量高(250毫克/100克)不假,但是橙子和橘子的维生素C含量就不那么丰富了,每100克的橙子中只有40毫克的维生素C,橘子中就更少了。 实际上,我们常吃的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与柑橘都是相当的,比如小白菜是63毫克/100克,西兰花则可以达到56毫克/100克。所以,正常吃吃青菜就胜过吃橙子和橘子了。 即便很多人认为维生素C越多越好,甚至天天吃下大量的维生素C的药片。虽然每天10毫克的摄入量完全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2岁以上的国民保证每天摄取100毫克的维生素C。曾经有一项专门针对维生素C摄入量的调查显示,男性平均每天摄入95毫克,女性平均每天摄入101毫克,就足以应付日常所需。 过量摄取的维生素C并不能储存在体内,人体最大的吸收量也不过400毫克。这意味着日常饮食完全可以维持体内维生素C的正常水平。 不是所有蔬菜都美白 想要美白是好事,但是并不是所有蔬菜都可以美白。有一种蔬菜叫做“光敏蔬菜”,这类蔬菜不仅不会变白,而且会变黑。 在皮肤科的历史上有一些奇怪病例的困扰,比如农场工人在采摘芹菜后,手上出现水泡,痊愈后,患处的皮服变黑了; 远足的游客多吃了几片野菜,脸上就出现了红疹;使用柠檬精油按摩,皮肤却变黑了。 这些看似没关系的病例,却可能是由相同的幕后元凶主使的,那就是呋喃香豆素,这是一类广范存在于植物中的光敏化学物质。 通常认为,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强力吸收波长为320~380纳米的紫外线。在获得紫外线的高能量后,呋喃香豆素就像一颗颗“炸弹”,要在细胞中搞破坏了。 它们可以与DNA结合,阻碍正常的复制和转录,也会破坏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引发黑色素沉积。 结局就是皮肤起红疹,长水泡,变黑。当然,这些症状的轻重,还受身体状况、光照时间、接触植物种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吃到含有呋喃香豆素的光敏蔬菜就会变黑,但是这类让皮肤变黑的蔬菜可以被用于白癜风等病症的治疗中,所以说还是有好处的。
相关阅读:
春季易过敏 3种食材能抗过敏
潮湿春日 扁塌发质急救妙招
倒春寒着凉了?热敷3个地方
春天水产这样吃
春季如何预防蚊虫叮咬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