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弟兄姐妹们一块儿过中秋聚餐
在吃饭的时候,有一位朋友问了一个问题,说:
我觉得我每次吃饭都容易吃到撑,都是吃到8、9分饱才行,到底我应该吃多少才可以停呢? 那就是吃七分饱哦,就是你即便不吃也不会觉得饿,即便你吃了还能吃几口。
当时我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不过他这么一问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我们说饭要吃七分饱,怎样算是七分饱呢? 如果我们吃的过饱又是什么状态呢?
如何判断七分饱?
民间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现在科学也证实,吃七分饱可以保证营养摄入,长期坚持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有利于保持头脑清醒,然而,吃到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呢?吃到什么程度该放下筷子呢?
有人认为,七分饱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为了提醒人们吃饭不能过量,只要吃到有饱的感觉,就别吃了。
营养专家称,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种感觉:胃里还没有觉得满,但是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是习惯性的还想多吃,可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此外,营养专家还具体指出其他几个级别的饱腹感:八分饱时,胃里感觉满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痛苦;九分饱时,还能勉强吃几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十分饱时,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专家提醒,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需要不断感受和调整。我们要牢记,如果吃饭的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有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增加饭量。
吃饭的时候需要注意:
1、细嚼慢咽。只有细嚼慢咽,才会感受到自己对食物热情的变化,饥饿感的消退,吃饭速度的减慢,胃里逐渐充实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分饱的点,把他作为日常食量。
2、少精多粗。经常看营养文章的人一定知道,营养师们都在强调粗粮的好处,少吃精加工食品,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控制食量,因为喝八宝粥、吃粗杂粮可以让七分饱的感觉提前到来,另外,粗粮往往需要我们更多的咀嚼,这有利于我们感受饱感,从而帮助我们控制食量。相反,精白细软、油多纤维少的食物会让我们的进食速度加快,从而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哦。
3、我们都知道,经常在外应酬的朋友更容易发胖,因为外头的食物相对比较高油高盐,而且我们和朋友一块儿聚餐往往时间都是1小时起步,那就更加容易吃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每当有聚餐的时候,我都会先喝汤,继而吃大量的蔬菜,把胃先填满,每一口中间都尽量相隔10-15秒,除此之外,我总是会在自己吃到一半的时候起来走动走动,这个习惯真的非常的实用!!! 因为我发现我之前总是在聚餐结束之后站起来,才意识到自己吃多了,可是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 有一次我吃自助餐,结果吃到扶着墙出门... 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那就是因为我在吃饭的时候一步都没有怎么站起来过。所以,吃到一半站起来稍微去外面走动走动,感受一下自己是否已经有饱腹感,过个5分钟回饭桌,如果您已经觉得七分饱,那就不必再吃,如果您觉得还不够,可以稍微再吃一点。
这个方法对我很适用! 希望也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阅读:
春季易过敏 3种食材能抗过敏
潮湿春日 扁塌发质急救妙招
倒春寒着凉了?热敷3个地方
春天水产这样吃
春季如何预防蚊虫叮咬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