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守护老人健康,你需要了解这些正确方式

 2016年10月03日讯 深入浅出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仅这一句诗就能勾起我们对重阳节的记忆,但是重阳节并不是一个诉乡愁的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庆祝重阳节一般会选择出游赏秋,登高眺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和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多了一个活动项目,那就是敬老,关爱老年人。当然,关爱老人有很多方面,今天谷君要说的是怎么关心老年人的健康。那么老年人主要有哪些常见疾病呢?

  1、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经反复感染,长期刺激造成。致病因素很多,主要是: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病情严重者咳嗽、喘鸣几乎终年不停,并伴有呼吸困难,病情不断发展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谷君支招:重阳节之后天气骤然转凉,很多老年人还未适应天气的变化,也有不少老人由于心理作用不愿意过早穿上厚衣服。所以在这个季节里老年人容易受凉,再加上身体机能的低下和一些基础疾病,最终导致支气管炎的复发。作为子女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提醒老人注意保暖,并且需要耐心劝导。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后不易拖延,应及时就医,按医嘱服药。在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平时应少吃或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

  2、高血压

  高血压也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并且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主要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型,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 、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谷君支招:老年人高血压的居家预防可以从膳食方面着手,平时的饮食主要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膳食指南指出一天盐的摄入不应超过6克,也有研究已经证明高盐或高糖饮食会加速患高血压(全国高血压日:人类离治愈高血压还有多远?)。适量的运动也是很好的防治方法,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运动方式,对控制血压,增强体质都有好处。

  3、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影响高龄(≥80岁)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我国老年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冠心病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谷君支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管中的“垃圾”本来就比年轻人多,血管脆性也相对较大,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主要的控制方法仍然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戒烟,限酒显得很必须,其次是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另外好的饮食补充需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及时补充,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不能说老年人腿脚不便就让他们天天呆在家里坐着,躺着,适量的运动对他们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老人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4、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2007-2008年全年糖尿病调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0.4%,占总患病人数的38.1%。其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少和环境因素等,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并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谷君支招:在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中,需要做到“四早”。

  1)早预防

  遵从“治未病”理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适量的运动,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者、腹型肥胖者、高血压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和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当警惕。

  2)早诊断

  高危人群应当定期体检和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利于治疗和管理。现在市面上也有简单易操作的自查设备,在经济范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在家备一个,方便早期诊断。

  3)早治疗

  包括早期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及时开始降血糖药物治疗,和适时开始胰岛素治疗。

  4)早达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控制目标是血糖和其他非血糖的相关代谢性指标,有研究显示单独对血糖进行控制可能得不到心血管获益。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家人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良药。家中有糖尿病老人的家庭最好常备血糖测试仪,在老人不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帮忙完成定期监测。

  5、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全人口的30%,老年痴呆症也将增多。免疫功能低下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或有长期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常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最后导致老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谷君支招: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健忘频率出现过高,子女应提高警惕,及时带老人到神经内科检查。有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者应早发现、早治疗,日常生活中多吃鱼类、蛋类、瘦肉等高蛋白,帮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摒弃不良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喝酒、抽烟和操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最重要的是勤动脑,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处事。

  陪伴是最好的"药"

  以上的疾病均提到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而此同时,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有一位医者表示,80多岁老年人独自来看门诊已经不算少见,而住院的老人也有不少是护工看护。子女的借口总是忙忙忙,而老人过多的言语只会遭到更多的“嫌弃”。

  其实,一个5分钟的电话他们也是开心的,多回答他们两个问题,多给他们几个笑脸……这些远比给他们很多钱,给他们买很贵重的礼物更好。疾病可以用药物医治,就连器官坏死都可以移植,但老人的心如果伤了,需要用什么来愈合呢?关爱老年人刻不容缓,“子欲养而亲不待”,借着重阳节,在身边的赶紧给老人做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外地的赶紧拿起手机给老人打个电话,不要嫌弃他们听不清,多说几遍,把想对他们说的话说清楚。


相关阅读: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怎样护理
植物人的护理
老人尿失禁的护理步骤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老人要认清低血压症状积极治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