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平稳过冬 谨记生活调理七大招

核心提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因素有关。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一、冠心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一、合理的膳食

  1、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法为:体重指数B心肌梗塞=体重(kg)/身高(m)↑2,一般以20~24为正常范围,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80cm,男性≥85cm为超标。

  2、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 200mg)膳食,并限制酒和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尽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食用油。

  4、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以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禽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为宜。

  5、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二、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 1小时,可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二、冠心病饮食上需要注意

  1、冠心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60%左右,特别要注意尽量多以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单糖类应适当限/制,尤其是合并有肥胖或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更应注意。膳食纤维如纤维素、谷固醇、果胶等可有不同程度的降胆固醇能力,对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均有益。

  2、冠心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要清淡:拒绝高盐高糖食品。特别是一些有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旦盐的摄入量严重超标,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病情的操作。冠心病患者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之内,在夏天时由于排汗较多可适量增加。冠心病患者要尽量避免吃火腿,咸鸭蛋,咸菜等食物,因为一小块就会使你当天的食盐量超标。

  3、冠心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控制脂肪:适当吃一些瘦肉以及家禽类食物。多吃海鱼,有研究发现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起到保护心血管,防治冠心病。此外还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专家建议不要超过300毫克,也就是一个鸡蛋所含胆固醇的量。因此,冠心病患者每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

三、有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是什么

  冠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 (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 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 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 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四、冠心病的七招生活调理

  1、坚持服药

  坚持服药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石。当冬季来临时。除了坚持服药,还应注意监测病情。因为对于平时血压稳定的患者,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不易控制的情况,需要及时咨询专科医师调整用药,禁止自行调整药物。

  2、早睡晚起

  在冬季,应顺应自然规律,《黄帝内经》提倡“早卧晚起,以待阳光”。入冬以后,冠心病患者应养成早睡晚起的习惯。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生发。从西医角度来讲,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开始逐渐升高,此时起床与生理规律温和,同时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调养疾病。

  3、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冬季寒邪当时令,恰巧寒邪是冠心病主要发病诱因之一。因此,冬季是冠心病高发季节,冠心病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尤为重要。由于早晚温差大、室内户外温差大,随着时间及环境改变患者应注意增减衣服。

  4、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冠心病患者冬季洗澡除了要保暖外,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闷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人浸泡在热水中时,全身皮肤、肌肉和腹腔脏器中的毛细血管会扩张充血,使全身有效循环着的血液量相应减少,血压下降,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暂时不足。如果在浴室内由于闷热而出现心绞痛等征兆时,要立即离开浴室并躺下休息。

  5、运动有度

  冠心病患者冬季运动时段不宜过早,还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中医认为冬主闭藏,运动时不要使皮肤开泄过度,避免大汗出,以微汗为度。具体运动方式可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进行散步、打太极拳、交谊舞等运动,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运动每次时间30-60分钟,心率达到每分钟170减年龄的数值即可,每周至少5 天。

  6、稳定情绪

  冠心病患者应注意调节心情,稳定情绪,避免过度激动,也勿大喜大悲,少看激烈紧张的比赛、惊险刺激的电影和电视,降低情绪刺激使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致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而引起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7、合理饮食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冬季合理地安排膳食十分重要。冬令合理膳食不但能提高冠心病的免疫功能,同时可以调节体内的生理代谢,维持身体健康。宜温补,可以选择西红柿炖牛肉、木耳白菜胡萝卜、花生仁红枣粥、燕麦粥等来调理脾胃;坚持饮食有度,避免过饱,尤其晚餐不宜过饱。


相关阅读:

血压145/95发生了脑梗塞,为啥160/100的人却没事?不妨了解一下
血管不通脚先知,脚上若没有这3种现象,恭喜,血管还算干净
血脂高的人,降血脂从饮食着手,牢记5个字,或能使血管变得干净
脑梗的“源头”已发现,肥肉未上榜,第一名很多老年人经常吃
慢性心衰家庭护理很重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