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如何治疗心肌梗死

核心提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一种表现,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大部分一样,主要为无病理性Q波,ST段压低,T段倒置,始终不出现Q波。临床上早期难以鉴别,应持续地进行心电图检测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合临床症状和酶学动力学动态演变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急剧供血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因严重持续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心肌急性坏死。有剧烈较为长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在发生之前有心绞痛的先兆,主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脱落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一个表现,另一个ST段抬高心肌梗死较为多见。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表现为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也仅有T波倒置改变的心肌梗死。动态性改变先表现ST段普遍压低(除aVR,有时V1导联外),继而T波倒置,但始终不出现Q波。此种改变常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

  一旦发现心肌梗死应必须完全24小时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和检测心电图,若无禁忌证可服用阿司匹林。解除疼痛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注射吗啡或者哌替啶。起病的3-6小时内如果心肌得到再灌注可以缩小病变范围。非ST段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较低,但再发生梗死率心绞痛和远期病死率较高,其治疗方法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基本相同,但不宜应用溶栓疗法,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并发症严重的患者以介入治疗为首选。

  因此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属于心肌梗死的一种,属于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大致相同,都是由心绞痛演化而来,但是比心绞痛的时间更长,疼痛性质更为剧烈。一旦患有此种疾病应绝对卧床休息和住院治疗,在药物和其他方法的作用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

血压145/95发生了脑梗塞,为啥160/100的人却没事?不妨了解一下
血管不通脚先知,脚上若没有这3种现象,恭喜,血管还算干净
血脂高的人,降血脂从饮食着手,牢记5个字,或能使血管变得干净
脑梗的“源头”已发现,肥肉未上榜,第一名很多老年人经常吃
慢性心衰家庭护理很重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