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胀
患者会感到胃部发胀,食物不消化感到胃部发胀,食物不消化,或者胀气,胃口堵,食物下不去。70%左右的胃窦炎患者有此症状。
2、胃痛
有时饭前痛,有时饭后痛,有的人在半夜三更痛。胃痛的感觉可能不剧烈,而是钝痛、压痛或闷痛,胃痛的部位在心脏部位以下至肚之间。85%左右的胃窦炎患者有此症状。
3、烧心
胃黏膜充血、胃酸过多,均会造成烧心的感觉,主要是胃部灼热、发烧的感觉。
4、反酸
胃酸过多,经常反酸,有胃酸从胃里泛起或满上来的感觉。约占50%的胃窦炎患者有此症状。
5、食欲不振
没有食欲,吃不下,或看到食物,想吃又不敢吃。
6、消瘦
有些胃病患者感觉胃口还可以,也能吃饭,但就是人一天天消瘦、体重下降,这说明消化功能不好,虽然吃了,但没充分吸收。
7、恶心呕吐
慢性胃炎患者往往有恶心等症状,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恶心呕吐表现更为突出。
8、胃寒
许多胃病患者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疼痛、拉肚子。
9、无精打采、气色差、睡眠差
胃病患者往往面带病容,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香,工作效率下降,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10、口臭、舌苔发黑
胃病患者常见口臭、口苦、舌苔发黑等症状,同时伴有胃痛、胃胀。
胃窦炎的治疗
当胃窦炎发生的时候大家都很着急,因为胃窦炎会给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很多患者都想知道自己的胃窦炎该如何进行治疗,下面我们看看下面有关要如何治疗胃窦炎的介绍,希望对胃窦炎患者有所帮助。
1.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其症状应归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目前国内、外均推荐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行根除治疗。因此,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均应根除幽门螺杆菌。
2.关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
由于临床症状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之间并不存在明确关系,因此,对症状治疗事实上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性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者可应用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制剂)。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吃饭要按时定量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要多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要尽量避免过硬过酸、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这些很容易损伤胃粘膜,不利于治疗康复,同时还要戒烟戒酒。
2、平时生活要有规律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适当休息、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使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复。同时要进量避免心情上的不安和急躁,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畅,对胃炎的康复极有好处。
3、避免精神紧张
精神紧张是慢性胃炎的促进因素,应予避免性情上的不安和急燥,容易引起胃黏膜障碍和胃机能障碍,所以应尽可能地避免情绪上的应激反应,解除紧张的情绪,平时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畅,对胃炎的康复极有好处。
4、忌生活无规律及过度劳累
注意适当的休息、锻炼。体育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是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复。
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胃镜检查并同时取活组织作组织学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见红斑(点状、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及渗出等基本表现;有时可见糜烂及胆汁反流。由于内镜所见与活组织检查的病理表现常不一致,因此诊断时应两者结合,在充分活检的基础上以活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准。
2.幽门螺杆菌检测
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可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可在内镜检查时多取1块组织作快速尿素酶检查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可在胃镜复查时重复上述检查,亦可采用非侵人性检查手段,如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但近期应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等药物者会使上述检查(血清学检查除外)呈假阴性。
相关阅读:
胃很怕的5个习惯 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做
减肥不当会导致胃下垂
天天吃辣的人和不吃辣的人,谁更健康?告诉你真相
5种食物吃了不发胖还饱腹,不知道太可惜
男子平均一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吃鸡蛋真的会导致胆结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