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季节,要如何预防呢?
日前,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清武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关于急性脑血管病脑损伤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circulation和prog neurobiol上发表。
杨清武教授介绍,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导致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临床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课题组围绕脑出血后脑损伤关键机理,探讨了脑出血后脑铁代谢机制及干预策略。该研究丰富了对脑铁代谢机制的认识,为降铁治疗脑出血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标,并且为铁沉积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时下已进入秋季,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显著加大,前往医院就诊的突发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较夏季增加了近三成。杨清武教授介绍,因为寒凉刺激会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肾上腺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发生冠脉痉挛等。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在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而引发各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若再加上过度劳累、吸烟、情绪激动、饱餐特别是进食过量脂肪,以及不规律服药或不定期检测血压等因素,更会增加脑卒中等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生活中如何预防急性脑血管病
杨清武教授建议大家在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方面,首先需改善生活方式,在膳食上适量增加对膳食纤维、鱼油、大豆的摄入,脂肪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30克,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以活动时心率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宜,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此外,在情绪管控上应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尽量少生气。
延伸阅读:推荐:六种水果预防脑血管病
1.香蕉
富含钾,对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平稳有益。
2.山楂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促进脂肪分解,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3.猕猴桃
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含量,对于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效。
4.苹果
含果胶、维生素c和镁、钾等微量元素,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和减少脑血栓的发病率。
5.菠萝
菠萝汁中含有一定量的生物苷及菠萝蛋白酶,这些物质能使血凝块消散,并防止血凝块的形成,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栓塞有缓解作用。
6.柿子
柿叶含大量vc,具有降压、保护心血管作用。柿子中含维生素较一般水果高,对于心脏病、心梗、中风都大有益处。其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良好饮食习惯可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
⒈控制能量的摄入。多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高。
⒉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⒊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⒋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⒌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摄入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大小。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⒎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相关阅读:
血压145/95发生了脑梗塞,为啥160/100的人却没事?不妨了解一下
血管不通脚先知,脚上若没有这3种现象,恭喜,血管还算干净
血脂高的人,降血脂从饮食着手,牢记5个字,或能使血管变得干净
脑梗的“源头”已发现,肥肉未上榜,第一名很多老年人经常吃
慢性心衰家庭护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