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下隙感染有哪些饮食禁忌 哪些是下颌下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核心提示:由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细菌或邻近组织的炎性病灶,如咽旁脓肿以及局部损伤继发感染等,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其炎症扩散,可导致本病。那么下颌下隙感染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一、下颌下隙感染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下颌下腺及下颌下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本病。一般来自下颌第2磨牙以前部位的炎症常先侵及舌下隙,第2、3磨牙的炎症则先侵入下颌舌骨下方的颌下隙;炎症蔓延至整个下颌下隙(包括舌下隙及颌下隙)成为脓性颌下炎(或称卢德维氏颈炎Ludwig’s angina)。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可沿茎突舌肌向后扩展至咽旁隙、咽后隙,转而进入颈动脉鞘,并经咽后隙到达上纵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饮食禁忌:

  1.注意避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及时的治疗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

  2.保持饮食清淡,但需要注意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3.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油炸煎烤类食物,避免抽烟喝酒。

  4.避免受凉、劳累,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营养要均衡,饮食清淡易消化,提供丰富的营养,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脂肪较多的食物。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不宜;减少单糖分摄入;忌食干燥、温热、易上火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食疗方:

  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藕粉,蛋花汤,菜汤,面片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

  注意饮食,增加营养。给予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的药物,如胎盘蛋白、转移因子、新鲜血浆等。并注意口腔卫生及牙齿保健。预防各种炎症的发生。

二、下颌下隙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表现

  1.舌下间隙感染 通常发生在拔牙3~4天后,原发灶附近的口腔组织局部疼痛和触痛明显,并渐出现口底部肿胀,肿胀可扩展至舌,将舌推向上方。颌下间隙感染的症状有渐进性张口困难,甚至牙关紧闭。在颊下三角向上向后扪诊时触痛明显,但颈部无肿胀。这种局限性的脓肿,如能及时从口底或牙槽突引流,可很快恢复。如未及时引流,感染加重,一旦穿透下颌舌骨肌,累及颌下间隙和颈部,即成为口底蜂窝织炎。

  2.口底蜂窝织炎 感染由舌下间隙穿透蔓延;或为第二、迟牙的感染直接扩散所引起,其特点是感染发展非常迅速,颌下间隙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颌下间隙的蜂窝织炎,而无脓肿形成。蜂窝织炎的边界清楚,常为双侧性。蜂窝织炎产生坏死伴浆液血性脓性浸润,脓液很少或不明显。蜂窝织炎侵犯结缔组织、筋膜和肌肉,但不侵犯腺体组织。炎症是直接蔓延扩散的,而不是通过淋巴途径扩散。临床表现是在舌下间隙感染的基础上,病情急速发展。舌后部更推移向上向后,涉及腭部,致舌运动不灵,舌部可见到牙齿的压痕,口底部亦肿胀充血,但咽部无明显变化。下颌弓外的软组织肿胀和坚硬,下颌几乎不能活动;舌根部和舌骨的任何活动都可引起剧烈疼痛。颌下间隙感染患者口腔呈微张开状态,且不能吞咽,唾液和黏液积于咽部并外溢。严重者可发生喉部水肿,出现声嘶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道阻塞。当感染扩散至颈部时,颈前部及两侧呈弥漫性肿胀,向下可达锁骨处,肿胀严重且蔓延较广,皮肤呈暗红色,触之甚硬,按压有凹迹,无波动感。穿刺多无脓液。颌下间隙感染患者有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三、下颌下隙感染的病因及并发症

  下颌下隙感染的病因

  下颌下腺及下颌下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本病。一般来自下颌第2磨牙以前部位的炎症常先侵及舌下隙,第2、3磨牙的炎症则先侵入下颌舌骨下方的颌下隙;炎症蔓延至整个下颌下隙(包括舌下隙及颌下隙)成为脓性颌下炎(或称卢德维氏颈炎Ludwig’s angina)。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可沿茎突舌肌向后扩展至咽旁隙、咽后隙,转而进入颈动脉鞘,并经咽后隙到达上纵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颌下间隙的感染80%起源于牙齿或牙周的感染,颌下间隙感染的原因也可由口底部、舌根部、舌扁桃体、唾液腺等处的感染所引起。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樊尚螺旋体、口腔的普通螺旋体和厌氧菌也可成为原发或继发性感染的病原体。

  下颌下隙感染的的并发症

  1.纵隔感染 此区感染可沿茎突舌骨肌向背侧扩散进入颌咽间隙,继之侵犯咽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而达上纵隔。

  2.喉阻塞、窒息 舌根后移、咽喉部的炎症水肿均可引起,常需行气管切开术。

  3.吸入性肺炎 积于咽郜的唾液和黏液吸入呼吸道所致。

  4.其他 包括败血症、咽旁脓肿、颈内静脉栓塞、下颌骨骨髓炎等。

四、下颌下隙感染的治疗方法

  除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外,其基本要点是早期减除张力和充分引流,特别是对咽峡炎、舌下间隙感染早期亦可试行局部热敷及理疗,无效时则应及时手术。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如出现呼吸网难,应及早做气管切开术,保证呼吸道通畅后,再进行局部切开引流。手术进路:

  1.舌下间隙感染

  当感染局限在下颌舌骨肌以上的口底部时,可经口内在牙槽突内侧或口腔底部切开引流。在局麻下,先用小刀切开脓肿上方的口底黏膜,然后用钝头弯血管钳插入脓腔,以扩大切口引流。但应注意避免损伤舌血管和舌神经。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如经口腔引流后,症状持续存在或患者牙关紧闭,或感染严重,则应行经舌骨上区的外引流手术。

  2.口底蜂窝织炎

  手术引流在局麻和全麻下进行。如有喉阻塞,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全麻通常经过气管切开处插管进行。在下颌骨下方做一中线直切口或作两下颌角间连线的横切口。沿切口垂直切开颈阔肌及下颌舌骨肌筋膜,暴露颈外动脉须下分支并结扎之。在二腹肌前后腹相交成角处从内侧游离颌下腺深面筋膜,并将腺体向外上方牵开,暴露颌下腺三角区和舌动脉,然后沿肌纤维方向垂直分开下颌舌骨肌,扩大并置入引流。口底黏膜可以切开或不切开,皮肤切口敞开不缝,以改进厌氧环境和充分引流。并用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液冲洗创口。

  颌下间隙感染的手术引流时必须注意:①应避免切断二腹肌、颏舌肌或颌下腺;②必须切开舌骨上筋膜和下颌舌骨肌,以达到最好的减压效果;③下颌舌骨肌可做多处切开,以保证引流通畅;④引流应于手术后第3日取出,以防压迫血管引起出血;⑤切开组织时.切面可呈冰冻状,有浆液血性渗出物,有恶臭,但很少有脓液或无脓液。


相关阅读: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快喝糙米黄豆汤修复溃疡
牙龈萎缩后还能长回来吗
上火牙疼的原因有哪些
干槽症有几种分类
洗牙到底疼不疼 6个步骤了解超声波洗牙全过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