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不能吃什么 这10种食物不可进食

核心提示: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以一侧或两侧。病因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症肿大等。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腮腺炎不能吃什么你知道吗?下面来看看。

一、腮腺炎不能吃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是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流行性疾病,除了治疗和休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起来看看腮腺炎不能吃什么吧。

  1、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

  2、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3、胡椒:性大热,味辛辣,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4、黄鱼: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5、带鱼: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6、羊肉: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狗肉:性温,味成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8、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9、龙眼肉: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10、丁香: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二、腮腺炎形成的原因

  原因1.感染性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者(如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者、手术禁食者等)、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

  原因2.免疫性

  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可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原因3.堵塞

  主要腮腺管及分支堵塞继而引起细菌感染,多见涎腺结石、黏液栓及较少见的肿瘤,多见良性肿瘤。

  原因4.病因未明

  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等,极少由某些药物引起。

三、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及表面皮肤局部红、肿、热、痛。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为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体温可升至39℃以上,出现唾液腺肿胀,腮腺最常受累,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多不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2~4日累及对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口在早期可有红肿,有助于诊断。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3.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多见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IgG4相关性疾病等,除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尚有其他腺体、关节、脏器累及和损伤。

四、如何预防腮腺炎

  1.化脓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相关阅读: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快喝糙米黄豆汤修复溃疡
牙龈萎缩后还能长回来吗
上火牙疼的原因有哪些
干槽症有几种分类
洗牙到底疼不疼 6个步骤了解超声波洗牙全过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