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15%):
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15%):
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年龄与性别(25%):
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吸烟(10%):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糖尿病(15%):
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肥胖症(20%):
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1)介入性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包括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和溶栓疗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术就是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
(2)药物治疗冠心病:是指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凝药物和中药等药物的治疗,只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3)外科手术治疗:这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
冠心病的自我护理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温水浴疗: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开始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
冠心病患者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平日烧菜尽可能用植物油,食盐宜少,糖也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冠心病患者还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服药一般来说患者常使用的药物就是硝酸酯类,可以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效果。另外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一、遇事心平气和。有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亲戚、朋友等交谈或写信等方式倾吐宣泄。时刻提醒自己遇事要情绪稳定,增加耐性。
二、要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三、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通过读书、艺术活动、体育锻炼、旅游等,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四、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冠心病患者对子女、对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要坦然、要淡化。
1、饮食宜清淡、低盐
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冠心病患者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2、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蛋白质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3、常食多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食物
如维生素c的功能之一是增加血管韧性,减少脆性,防预血管出血。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殊是酸性水果舍量最为丰富。
4、冠心病患者少食或忌食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中少食或忌食食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像猪油,黄油,鸡油等一些动物的脂肪,肥肉以及贝壳类的动物是绝对禁止的。冠心病的患者更不能吸烟,喝酒,吃巧克力也是不允许的。
相关阅读:
血压145/95发生了脑梗塞,为啥160/100的人却没事?不妨了解一下
血管不通脚先知,脚上若没有这3种现象,恭喜,血管还算干净
血脂高的人,降血脂从饮食着手,牢记5个字,或能使血管变得干净
脑梗的“源头”已发现,肥肉未上榜,第一名很多老年人经常吃
慢性心衰家庭护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