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梗不算啥?要看发病位置

核心提示:五十多岁的老张中等个头,不胖不瘦,平时喜欢抽点烟,喝点酒,可血压稳定,血糖达标,腰围正好,体重不超。但今年的体检结果却让老张坐立不安:“右侧基底节区腔梗可能,建议神经内科就诊。”

五十多岁的老张中等个头,不胖不瘦,平时喜欢抽点烟,喝点酒,可血压稳定,血糖达标,腰围正好,体重不超。但今年的体检结果却让老张坐立不安:“右侧基底节区腔梗可能,建议神经内科就诊。”

大脑里的小淤堵

“腔梗”是什么?腔梗,全名“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这类疾病中的一种。它的发生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系。

大家知道,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渐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大的血管会受到影响,微小的血管也会被连累。我们通常所说的“腔梗”,即是脑中的微小动脉闭塞后引起的一种疾病。

严重程度看位置

腔梗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发生的区域。

从表面上看,腔梗只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问题,应该不是非常严重,但如果在大脑的重要区域比如内囊、脑干等处,后果常常很明显。

比如有人大脑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腔梗”,但这个人没有症状,而有的人只有一个小小的腔梗,却出现了明显的偏瘫和吞咽障碍。

如果查出好多个腔梗,便是“多发腔梗”,多发腔梗是否有症状表现,其主要的决定因素仍然是发生的位置。多发腔梗通常是逐渐发生的。从开始的第一个腔梗起,每一次腔梗的发生都不一样。

对于多发腔梗来说,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因为 若任其发展,腔梗会逐渐增多,从而影响到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比如思维、记忆、判断、语言等,甚至会导致痴呆。

注意避开三误区

体检中发现腔梗,没必要恐慌,应该及时去就诊,可以通过医生的评估检查,确定疾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有针对、连续性的治疗。

此外,还要避免腔梗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是腔梗的诊断被扩大化了

很多50岁以上的人做CT和MRI(核磁共振),报告单中都会出现“腔梗”、“脱髓鞘”之类的诊断结果,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MRI报告正常的几率更是罕见。这意味着,并不能全凭检查报告说事,正确的做法是咨询你信赖的医生。

误区二是误将“Virchow-Robin间隙”判断为“腔梗”

前者是一种生理现象,颇似腔梗,如不仔细观察,容易误判为异常的东西,造成恐慌。

误区三是忽视腔梗的提示意义

多数情况下,腔梗并不会预示某种严重的疾病,但有时候却会提示严重中风的风险。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在脑CT上看 到一个患者只有个很小的腔梗,进一步检查他的脑内血管和颈部血管时却发现结果非常严重,脑动脉的某个主干已经狭窄到快要闭塞的程度,这就是常常说的“小问 题、大麻烦”,对于这样的腔梗必须进行及时有力的治疗。


相关阅读:

轻度脑血管痉挛怎么办
治疗脑积水的药有哪些
脑积水治愈的几率大吗
脑血管痉挛可以完全自愈吗
突发头痛3天!她去医院检查却呗告知要开颅!浙二神经外科胡主任告诉你头痛背后的真相...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