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中耳炎治疗 有渗出性中耳炎怎么办

核心提示:渗出性中耳炎指的是因鼓室积液,导致局部出现传导性耳聋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善中耳通气、引流中耳积液、病因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治疗为主要手段,若是治疗不当,可以导致耳聋。因此,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嘱服药。

  渗出性中耳炎,又称为“分泌性中耳炎”,指的是因鼓室积液,导致局部出现传导性耳聋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渗出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多发于冬春季,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应明确,渗出性中耳炎若是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以可造成中耳粘连,导致明显的听力下降,属于小儿致聋的常见原因。

  

  渗出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以改善中耳通气、引流中耳积液、病因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治疗为主要手段。

  改善中耳通气,主要指的是用药和理疗以疏通堵塞的中耳。选用的药物,一般为1%麻黄碱液、呋喃西林麻黄碱液、氯霉素麻黄碱液等含有麻黄素的药物来滴鼻,通过收缩鼻甲而畅通鼻道的堵塞。继而选用红外线、超短波透热等理疗,进一步改善中耳血液循环,减轻黏膜的水肿。最后是采用咽鼓管吹张法,彻底打开中耳道的堵塞。咽鼓管吹章法包括捏鼻鼓气法、波利策法、水通气法、导管吹张法。

  引流中耳积液,指的是将中耳中的积液采取各种措施引流,改善中耳环境,缓解中耳的炎症反应。引流中耳积液的方法,包括有穿刺抽液、切开引流、置管术、咽鼓管吹张等方法。穿刺抽液,一般适用于成人,多采取局麻的方法,选用医学的7号针头,通过无菌操作抽吸积液。抽液的角度为鼓膜前下方刺入,多直达鼓室,如有必要可重复穿刺,并加用药物冲洗。切开术引流术一般适用于黏稠性积液,年龄较小的儿童。治疗主要为局麻下切开鼓膜,在前下象限处作弧形切口,并将鼓室内的液体全部清除。置管术多适用于长期反复发作、放疗等情况,一般置管6-8周。

  病因治疗指的是,积极处理鼻咽部疾病,尽快行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成人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等手术。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加用抗生素治疗。一般而言,渗出性中耳炎的急性期应加用如头孢拉定、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头孢美特酯等抗生素。如有必要,应加用类固醇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针刺治疗,指的是通过针刺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邪扶正。针刺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等方式。体针多选择听宫、听会、耳门、翳风等穴位,一般急性期采取泻法,慢性期采取平补平泻。耳针多选择外耳道、肺、脾、肝、胆、皮质下、肾上腺等部位。

  渗出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反复渗出。因此在治疗上,应及时消除病因,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需要加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和病情的加重。因此,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嘱服药。渗出性中耳炎若是治疗不当,可以导致耳聋,因此患者不可掉以轻心。


相关阅读:

如果出现了长期耳鸣怎么办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 鼻窦炎有四大危害
鼻炎反复治不好?恐怕是你没做好这点!
慢性咽炎吃药需要吃多久能好呢
慢性咽喉炎的症状有哪些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