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骨肿瘤 保命还要保肢

核心提示:近年来,骨肿瘤的治疗有了根本性转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使保肢治疗成为可能。具体做法是术前先进行一个半月的大剂量化疗,使肿瘤缩小,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再追加半年化疗。如今,骨肿瘤治疗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60%~70%。需要解释的是,五年生存率并不等于患者术后只能活5年,而是说5年不复发。总而言之,骨肿瘤的治疗生存率比肺癌和肝癌还高。

  骨癌的学名叫骨肿瘤,其发病隐匿,病情凶险,不仅会导致剧痛,还常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骨癌似乎成了“截肢”的代名词。然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骨肿瘤如今早已由不治之症变成了可治之症,而且大部分患者都可以保住肢体。

  骨肿瘤分为哪几类?最常见的是哪几种?

  骨肿瘤一般分为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前者的比例较小,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0万人口,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5%-1%。原发性骨肿瘤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以骨肉瘤最多,约占35%,其次为软骨肉瘤(25%)和尤文肉瘤(16%)。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病率是原发性的30-40倍,临床诊断的骨肿瘤里,十有八九是转移瘤。如今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整体升高,转移性骨肿瘤也随之增多,但总体来说,它们在整个肿瘤家族里属于少见肿瘤。

  骨肿瘤有没有良恶之分?骨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骨肿瘤有良恶之分,而且良性多于恶性。良性骨肿瘤包括骨瘤、骨巨细胞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骨囊肿等。其中,骨样骨瘤、骨软骨瘤等好发于青少年下肢骨干,生长非常缓慢,可以“不痛不痒”,有时出现压迫性疼痛,一般无需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4%-5%,有潜在恶性倾向,有时需要手术治疗。

  原发性骨肿瘤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遗传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不大。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最容易受到刺激和干扰。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旧的细胞不断死亡,新的细胞不断产生,如果在新的细胞产生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者环境的干扰,就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突变、变异。转移性骨肿瘤常由肺、肝脏、前列腺、乳腺、甲状腺等处的肿瘤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而来,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多。骨骼是除了肺和肝脏外癌细胞最“喜欢”转移的部位。

  骨肿瘤在哪些年龄段高发?

  骨肿瘤好发年龄和生长部位各有不同,比如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多见(靠近膝关节、肘关节等处);软骨肉瘤好发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群,长骨末端和骨盆多见;尤文肉瘤好发于儿童、青少年,骨盆和脊椎等部位常见。转移性骨肿瘤多发于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最主要影响的是脊柱,其次是四肢。


相关阅读:

23岁姑娘胃疼2周没重视确诊胃癌,身上有这5大特质,胃癌风险剧增
咽喉癌的原因是什么? 咽喉癌有哪些因素导致的?
导致鼻咽癌高发的原因有哪些? 应对鼻咽癌高发的方法有什么?
畸胎瘤影响怀孕吗? 孕前一定要做孕前检查
常见卵巢肿瘤有哪些? 常见卵巢肿瘤你都了解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