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在美国,又初为人母,于是就特别关注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看护宝宝问题上的不同,比如喂养、早期教育等等。我总希望能够取双方之精华,去双方之糟柏,以最好、最全面的方法来培养和教育女儿,希望女儿在今后漫长的生命里程...
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
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宝贝大小便,对尿床的宝贝进行体罚和羞辱。他们认为5岁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而适得其反。他们认为训练孩子大小便时要保护孩子好奇爱学习的天性,用多种办法正面鼓...
哥伦比亚是个毒品王国,国家的犯罪率很高,首都波哥达的医院人满为患,而且医疗设施也不是很好,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那里的儿科医生想到了“袋鼠式”育儿的方法。
孩子睡在母亲的衣服内,和母亲肌...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同。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
和国内的许多家庭一样,找保姆也是美国父母们的热门话题。纽约州的多萝茜·威尔森女士——两个孩子的母亲,就为自己找到了个好保姆而感到欣慰:孩子们的生活被安排得妥妥贴贴,再不会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地连早餐都顾不上...
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首先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然在自身某些不正常心理因素的驱使下进行的教育,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危害。因此,父母必须提醒自己,有没有以下四种不正常心理:
1、攀比心理
总喜欢将自己...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妈妈呢?
·喜欢对爷爷奶奶孝敬的妈妈,不喜欢对爷爷奶奶态度不好的妈妈。
·喜欢勤劳的妈妈,不喜欢懒惰的妈妈。
·喜欢就事论事,讲道理的妈妈,不喜欢遇事新帐老帐一起翻的蛮不讲理的妈妈...
当你感到疲劳的时候,靠在沙发上,欣赏优雅的乐曲,疲劳就会被驱走;当你感到苦闷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听着动听的曲调,苦闷或许会被宣泄。不难感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升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乐在我国历史...
睡足睡好 德国科学家发现,每晚睡眠10小时的孩子成绩优于每晚睡眠小于8小时的孩子。大脑充分休息,才能提高智力水平。 重视早餐 美国科学家实验证明,在其余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吃高蛋白早餐的孩子成绩优...
有的孩子在被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后,会变得非常地发愤上进。然而,长到3岁以后的孩子,即使知道自己与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他却很忌讳人们去把他和别人相比较或者受到人们的指责。夸奖其他孩子对于母亲们...
现在的家庭,父母大都有各自的事业,好不容易盼到孩子进幼儿园,自己终于可以分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工作了,却发现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倒成了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也难怪,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关切与呵护...
每个孩子都有做错事的时候,这时他的心情会格外紧张、忧虑,害怕受到父母的责备。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的确经常指责孩子。如孩子不小心把一杯牛奶碰翻在桌子上,妈妈马上就大声叫嚷:“都这么大的人了,你总该知道怎样...
近日读到一则文章,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汤姆生将拒绝、否定儿童的某些要求,称作“维生素n(no)”,建议多给儿童补充点这种“营养品”。此见解颇有意思,我们的孩子时下最缺少的不是蛋白质,不是玩具,不是新衣裳,而正是“维生素n”...
都市女报济南讯,近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直逼120的消息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昨天,记者从济南市计生委获悉,2003年,济南市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6.5,有关人士介绍说,这个比例已经逼近出生婴儿性别比正常范...
首先,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不要在自己和孩子都很生气的时候,应该在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当孩子大发脾气时,对于父母的批评往往会顶嘴,最起码在心里大唱反调。不要把饭桌作为批评的场所,在饭桌上批...
几乎在所有的情景游戏里,儿子都要争着饰演小老虎这个角色,并且容不下更多的小老虎大老虎,于是我们只能在他那些不屑一顾的角色里选择小兔子、小鹿等可怜的小动物,并且不可幸免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儿子张牙舞爪的“啊呜...
小孩子常常要别人的东西,尤其是吃的东西,弄得父母很难堪,常常骂孩子没出息。
其实,孩子要别人的东西和有没有出息没有必然的联系,小孩要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同样的东西也总是觉得别人的好。这主要是孩子...
八个月到一岁半的幼儿发展是快速的。
八个月时,他能自己坐,能爬,试着站立,可能会靠着墙壁或沙发边缘移动步子。此时,他开始手眼的协调、手指的灵活运用,比方他能用拇指与食指夹起一件小东西。这刺激了他对小东西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指责中,他学会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仇视中,他学会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学会害怕;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学会自馁;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学会羞愧;
如果孩子生活在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