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超级主妇还是超级煮夫,做饭时最困惑的恐怕就是煮稀饭溢锅。早晨睡眼惺忪的时候做早饭,还不能离开灶台,只能愣愣的盯着锅盖看,稍微一冒出稀饭泡沫来,就赶紧拿起锅盖搅拌两下,这样才能防止稀饭溢锅。可是这样很累,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比之前有人说的放勺子更安全卫生,而且比将锅盖敞开一点的方法煮的更快。
1、如果不怕稀饭中有一点点花生油味儿,直接用炒菜用的花生油,如果不喜欢稀饭中有其他味道,那就提前准备一点玉米油或者色拉油。(我一般是专门买一小瓶玉米油,经济实惠,而且没有味道,做蛋糕的时候也可以用上)
2、先将大米或者小米浸泡半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稀饭煮的更烂更软糯。
3、锅内倒入浸泡好的大米或者小米,放入适量清水。
4、轻轻滴上两滴玉米油(或者色拉油、花生油),稍微两滴就可以,不需要太多,多了反而会飘着油花儿,比较油腻。
5、然后开火,小火或者中火都可以。最好不要开大火,因为大火容易让稀饭翻滚的太厉害,反而失去防溢锅作用。而且,已经提前泡好的大米会很快就煮好,用中火反而味道更香醇。
6、之后就爱干啥干啥去吧,可以趁这个机会煎个蛋、烤个面包等等。
1、容易消化
小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
小米粥一个为人熟知的功效就是增强人们的食欲,让大家能够吃下更多的食物并且能够成功的补充体力哦!尤其是对于食欲不是很好的病人来说,食用小米粥能成功的提升食欲,让病人的能量得到补充哦!
3、防止便秘
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小米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预防感冒
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小米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咙干涩
对于喉咙,小米粥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哦!饮用小米粥能够滋润我们的咽喉,让嗓子自然得到舒缓。很多觉得喉咙不适,嗓子干痛的人,都可以试试小米粥的功效哦!一定能够给嗓子带来显著的变化哦
6、调养肠胃
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平日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很适合喝稀饭调养肠胃。
7、延年益寿
喝小米粥可以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小米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小米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1.虚寒与气滞体质要少吃
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
(1)虚寒体质者
虚寒体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一到冬季就裹得跟粽子似的,手脚冰凉,背部发冷,如大便稀薄都是虚寒体质者的主要特征,如果你有上述这些症状,就不合适吃小米粥了。当然,如果一定要吃小米粥,加上一两片生姜会更好。
(2)气滞体质者
说到气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生气以后,觉得胸闷难舒。这是因为情志不畅会导致一时“气滞”。如果是因疾病而导致的气滞体质,可能会长期胸闷喜叹息,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嗳气,女性乳房胀痛,甚至咽部如有异物梗阻,这类人是不适合吃小米粥的。
2.小米熬粥吃米油,营养体内留
小米的吃法有三:熬粥,煮饭,磨成小米面蒸着吃。这三种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可以与各种粗粮搭配,做成不同风味的粥,有着很好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小米熬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全面,具有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确实是上好的营养食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小米粥中的米油,滋补力非常好,相当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滋补功效。
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优质的粥油,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煮的时候最好用小火慢熬,而且不能添加任何佐料。此外,小米还可和豆类一起煮粥,将小米、紫米、玉米糙、红豆、绿豆、花生豆、红枣一起煮熟至黏稠状即可。
相关阅读:
小心“啤酒、烧烤、小龙虾”埋下胰腺炎隐患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一)
合理规划饮食(四)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四)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