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有哪些饮食禁忌 怎样治疗股骨颈骨折

核心提示: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临床治疗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两个主要难题。至今,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及结果等多方面仍遗留许多未解决的问题。股骨颈骨折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一、股骨颈骨折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股骨颈骨折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活血的食物;2宜吃高钙的食物;3宜吃优质蛋白食物。

  红糖股骨颈骨折容易缺血坏死,患者宜喝红糖促进血液的循环,促进股骨头血液的供应,有利于股骨头骨折的恢复。每天泡水喝350-500毫升为宜。

  鲫鱼汤鲫鱼汤含有丰富的钙离子,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高丰富的钙离子,有利于骨折的恢复。每天250-380克为宜。

  牛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有利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免疫力,促进骨折的恢复。每天350-500毫升为宜。

  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的食物;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3忌吃产气的食物。

  小麻椒由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休息,肥肉含有较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滋养细菌,容易导致感染,患者食用肥肉后不利于骨折的恢复。宜吃清淡低脂的食物。

  辣椒辣椒刺激性比较大,容易刺激血管神经,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受限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

  洋葱洋葱是属于容易产气的食物,容易导致卧床的患者腹部胀满加重,不利于肠道的蠕动,减少对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宜吃清淡不产气的食物。

二、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治疗方法

  1、外固定:

  适用于外展型和中间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肢牵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内收,约需3~4个月愈合,极少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但骨折在早期有错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张以采用内固定为妥。至于石膏外固定已很少应用,仅限于较小的儿童。内固定适应证最广。对绝大部分内收型骨折均适用。一般约需4~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后仍应继续观察直至术后五年,便于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

  2.内固定:

  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在电视X光机的配合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如无X光机设备,亦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证实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

  3.内固定同时植骨:

  对于愈合较困难或陈旧性骨折,为了促进其愈合,于内固定同时植骨,植骨方法有两种:①游离植骨:如取腓骨或胫骨条由大转子下插入股骨头,或用松质骨填充骨缺损等。②带蒂植骨:较常用的是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已开展带血管蒂植骨术。如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4.截骨术:

  对于愈合较为困难或一些陈旧骨折可有选择施行截骨术,如转子间截骨术或转子下截骨术。截骨术具有手术操作易,患肢缩短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

  5.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于老年人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病变局限在头或颈部,可行股骨头置换术,如病变已损坏髋臼,需行全髋置换术。目前较少常用的人工髋关节类型有钴合金珍珠面人工股骨头,注氮钛合金微孔面人工股骨头,双动中心锁环型人工股骨头等,髋臼损害的用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臼置换,临床应用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保守治疗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第一,尽可能不采用手术,尽量减小创伤对已损伤部位的破坏。

  第二,早期活动、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关节僵硬。

  第三,通过药物扩张剩余毛细血管和修复破损毛细血管,促进血液供应,保证药物有效成分到达病变部位。

  通过三个方面综合治疗,疗效显著,而且从长期临床观察,股骨颈骨折越早按照成林疗法治疗,效果越佳。

  (三)治疗要点

  1、非手术治疗:

  新鲜无移位稳定外展型骨折,采用皮牵引或穿丁字鞋。

  2、切开复位内固定。

  3、药物治疗:

  口服接骨汤,每天一次,一次一瓶(50ml),连服48—72瓶,或用跌打生骨颗粒,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包(10g),连服160—240包;如是颈下型,口服接骨汤,每天一次,一次一瓶(50ml),连服72—96瓶,或用跌打生骨颗粒,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包(10g),连服240—320包。

  4、口服药物后,

  配合做足背伸运动,每天3000—5000次,并根据病情进行扶床——拄拐——弃拐行走锻炼,每天10分钟—2小时。

三、股骨颈骨折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外力因素(35%):

  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

  2、骨质疏松(20%):

  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骨质疏松是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两个基本因素之一。

  3、意外事故(35%):

  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致伤。

  二、发病机制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活动相对较男性少,由于生理代谢的原因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故即便受伤不重,也会发生骨折。Atkin(1984)84%的股骨颈骨折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Barth等人给股骨颈骨折病人做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取下股骨内侧皮质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发现骨单位明显减少,哈弗管变宽。Frangakis研究了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认为在65岁女性中,50%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低于骨折临界值。在85岁女性中,100%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低于骨折临界值。目前普遍认为,尽管不是惟一的因素,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可以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看作为病理骨折。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骨折的粉碎情况(特别是股骨颈后外侧粉碎)及内固定后的牢固与否有直接影响。

  大多数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创伤较轻微,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则多为严重创伤所致。Kocher认为损伤机制可分为2种:①跌倒时大粗隆受到直接撞击。②肢体外旋。在第2种机制中,股骨头由于前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牵拉而相对固定,股骨头向后旋转,后侧皮质撞击髋臼而造成颈部骨折。此种情况下,常发生后外侧骨皮质粉碎。年轻人中造成股骨颈骨折的暴力多较大,暴力延股骨干直接向上传导,常伴软组织损伤,骨折也常发生粉碎。

四、股骨颈骨折的症状

  1、症状

  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应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

  2.体征

  (1)畸形:

  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

  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时,髋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常有压痛。

  (3)肿胀:

  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外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

  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使无移位稳定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骨折。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

  (5)患侧大粗隆升高,

  表现在:①大粗隆在髂-坐骨结节联线(Nelaton线)之上②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缩短,短于健侧。

  股骨颈骨折分类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3类:①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②骨折线的方向。③骨折移位程度。

  许多作者曾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型: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其中头下型和经颈型属于关节囊内骨折,而基底型则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头下型是指位于股骨颈中部的骨折,基底型是指位于股骨颈基底部与粗隆间的骨折。Klenerman、Garden等人认为在X线片上由于投照角度不同,很难区分头下型与经颈型。Klenerman、Marcuson及Banks均认为单纯的经颈型骨折极为罕见。由于经颈型骨折发生率很低,各型X线表现受投照角度影响很大,目前此类分型已很少应用。


相关阅读: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股骨头坏死能治好吗?
骨质疏松会导致腰疼吗 骨质疏松和缺钙的区别是什么?
骨质疏松腰痛怎么办?骨质疏松好治吗 ?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膝盖疼? 股骨头坏死注意什么?
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能不能怀孕? 强直性脊柱炎会不会遗传到下一代?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