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怎么检查呢

核心提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与梨状肌症候群,是发生在坐骨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在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嵌压综合征。跟着小编去认识一下关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相关知识吧。

一、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临床表现

  1.坐骨神经受损症状主要表现为干性受累的特征,即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区的运动(股后、小腿前后以及足部诸肌群)、感觉(小腿外侧、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反射和跖反射)障碍等。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小腿肌萎缩甚至足下垂等症状。
  2.压痛点以坐骨神经盆腔出口部体表投影位置压痛最剧,且沿神经干走行向下放射。此外,尚可发现约半数病例于胫点或腓点处有压痛现象。梨状肌症候群时其压痛点略高于前者1~2厘米。
  3.下肢旋转试验,肢体内旋使梨状肌及上孖肌、闭孔内肌和下孖肌等处于紧张状态,以至加重出口处狭窄,可诱发坐骨神经症状。除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外,还有小腿外侧达足底部麻木感。但单纯梨状肌症候群者,则为外旋时诱发症状。
  4.直腿抬高试验一般均为阳性,其疼痛程度介于根性痛和丛性痛之间。

二、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检查和诊断

  检查
  1.肌电图改变

  如坐骨神经受压引起损伤、变性,肌电图可呈现震颤电位或单纯相等变化。
  2.腰骶部X线摄片
  除中、老年患者显示与年龄外伤相应的退行性变外,多无明显异常。
  3.组织液压测定
  约超过正常值(10mmHg)的1倍以上,高于正常值50%即属异常。这一测定主要用于某些诊断困难者。
  诊断
  1.约半数以上病例既往有重手法推拿史或外伤风寒史。
  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干性痛,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出口处,而非椎旁。屈颈试验阴性,下肢旋转试验90%以上为阳性。
  3.X线平片多无阳性所见。
  4.组织液压测定坐骨神经出口周围压力测试高于健侧的50%以上即有诊断意义。
  5.其他可酌情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测试。
  本病系坐骨神经在其走行的肌纤维管道中遭受压迫、牵拉和刺激而致病。

三、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鉴别诊断

  1.腰椎管狭窄症
  具有间歇性跛行,有主诉多而体征少,腰椎后伸受限及压痛三大特点,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无明显压痛。
  2.腰椎间盘脱出症
  有典型的下肢放射痛,但属神经根性痛,其所引起的症状不同于坐骨神经干性痛症状,且腰部症状较明显。对个别难以鉴别者可进一步做组织液压测定或脊髓造影。
  3.腰椎椎管内肿瘤
  持续性疼痛,尤以夜间为剧,并有与受压神经根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可行MRI、CT检查。
  4.盆腔疾患
  以女性多见。盆腔疾患所引起的骶丛神经受压,除了坐骨神经受刺激并出现症状与体征外,臀上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阴部内神经等也可同时被波及。
  5.其他
  尚应与风湿症、局部肌纤维组织炎、髋部伤患、癔症和局部肿瘤等区别。

四、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治疗

  应选择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方行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消除致病因素 诸如长期坐位,腰骶部受寒、受潮,重手法推拿和臀部外伤等均应避免。
  (2)防治组织粘连 用胎盘组织液,每天1次30次为一疗程,效果较好,且无副作用;α-糜蛋白酶作用较强,但有致出血倾向,使用时应注意,加等渗氯化钠注射液,肌注,每隔4~5天1次。
  (3)补充神经滋养剂 主要为维生素B1、B6、B12等。
  (4)其他 如理疗、中草药外敷、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对急性发作者,除绝对卧床休息外可口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3~5天)等利尿药物,以消除局部水肿。约半数以上病例可奏效。
  2.手术疗法
  对上述疗法无效或症状较严重需早日施术者可行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扩大减压术。
  手术病例选择:①诊断明确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且已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②除外椎管内疾患及腰骶部肿瘤;③除外盆腔疾患及盆腔肿瘤;④对已施椎管内手术者,应仔细检查并排除系椎管内病变复发或并发症者;⑤对与椎管内疾患并存者,应判定以何者为主而决定施术先后。

相关阅读: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股骨头坏死能治好吗?
骨质疏松会导致腰疼吗 骨质疏松和缺钙的区别是什么?
骨质疏松腰痛怎么办?骨质疏松好治吗 ?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膝盖疼? 股骨头坏死注意什么?
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能不能怀孕? 强直性脊柱炎会不会遗传到下一代?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