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的药物价值 它的食疗价值有哪些

一、扁豆花的药物价值

  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g,制成100%煎液。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ml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含生药62.5mg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药材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外面被白色短毛。花瓣5片,皱缩,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脉纹,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所包,开放后即向外反折,翼瓣位于两侧,龙骨瓣镰钩状;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弯曲,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白、干燥者为佳。

  ①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饱,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

  ②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奇效良方》)。

二、扁豆花的食疗价值

  扁豆花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扁豆花性寒、味甘,具有健脾和中, 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等功效。可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赤白带下,水停消渴,痢疾,小儿疳积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扁豆花可治疗细菌性痢疾,扁豆花所治病症的单方剂有:

  健脾止泻:用扁豆花10g与桔皮30g,加水煎,代茶饮。

  健脾、清暑、化湿:用扁豆花、白豆蔻花各9g,鲜荷叶30g,加水煎,代茶饮。

  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用白扁豆花6g海螵蛸12g,鸡冠花15g,加水煎服。

  益气醒脾,和胃,化湿,除烦止渴:用白扁豆花15g与粳米50g,煮稀粥食用。

  清肺、解暑:用鲜金银花、丝瓜翠皮、鲜竹叶、西瓜翠衣、鲜荷叶边各6g与鲜扁豆花1支,加清水,用文火煮5-10分钟,温饮。

  白扁豆花熘鲜贝:此菜选用白扁豆花以及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的鲜贝合烹而成。其成品味鲜细嫩,清香可口,具有滋阴补肾,清暑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

  荷叶蒸扁豆花鱼条:此菜借荷叶蒸肉的烹制法,选用其原料为荷叶、白扁豆花以及具有补气化湿,养胃、醒脾、化食的青鱼肉。其成品清香味特浓,肉质鲜嫩可口,而且还具备补气养胃、清暑化湿、健脾和中、温胃化食之功效。

三、扁豆花的栽培技术

  扁豆适应性强, 通常单种, 或与玉米等高棵作物间作, 还可种在地头田边。扁豆可以育苗移栽或直播。播种密度, 短蔓早熟品种行距为66cm, 株距为33~ 47cm。篱架整枝栽培的长蔓品种行距为100~ 133cm, 株距为33~ 47cm。人字架整枝栽培的行距为133cm, 畦栽2 行, 株距33cm, 畦与畦间苗通道66cm。开沟播种或穴播, 播深5~ 7cm, 播后最好用一层草灰盖好。播种量: 单作每667平方米3. 8~ 4. 5kg, 与禾谷类混作1.1kg。

  扁豆按花的颜色可分为白花、紫花和红花三种。按荚的颜色可分为白扁豆、紫扁豆和青扁豆三种。各地主要栽培品种有两种:

  一是紫边扁豆, 又叫猪耳朵豆, 蔓生, 荚宽扁, 长7~ 8cm, 宽3~ 4cm, 荚绿色肥厚, 两边缝线处为暗紫色, 每荚含种子5~ 6 粒, 荚肉嫩脆, 煮熟后质绵, 品质好, 产量高。花淡紫、红色, 叶面深绿色, 叶脉与叶柄紫色。种子黑长, 生长势强, 枝叶茂盛。中晚熟, 耐寒性弱, 耐熟性强, 喜水肥。

  二是红扁豆: 农家品种, 从播种到采收85d 左右, 半蔓生, 紫红色花, 荚长12cm, 籽粒扁形红色, 百粒重25g。粮菜兼用, 一般667平方米 产嫩荚1500kg,籽粒75kg 左右。搭架整枝, 抽蔓前搭人字架, 篱架式牵绳上树、上房均可。蔓生种整枝可提早结荚。在主蔓长有5~ 6 片复叶时摘心, 促使各叶腋发生侧枝, 待侧枝生长到3~ 4 片叶时再摘心, 促使各侧枝腋抽生花梗, 可提早开花结荚早, 但产量较低。采用篱架式人字架栽培时, 在茎蔓长到架顶时摘心可促进早熟。


相关阅读:

小心“啤酒、烧烤、小龙虾”埋下胰腺炎隐患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一)
合理规划饮食(四)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四)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