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过程 靶向治疗的好处

一、靶向治疗的过程

  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技术进行靶点治疗。局部的病灶靶点可以用局部靶向消融治疗、靶向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内照射治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分子,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周期的调节,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⒈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易瑞沙);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

  ⒉抗EGFR的单抗,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

  ⒊抗HER-2的单抗,如赫赛汀(Trastuzumab,Herceptin);

  ⒋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Imatinib);

  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Bevacizumab(Avastin);

  ⒍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⒎IGFR-1激酶抑制剂,如NVP-AEW541;

  ⒏mTOR激酶抑制剂,如CCI-779;

  ⒐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

  ⒑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等。

二、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1. 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易瑞沙);埃罗替尼(Erlotinib,  Tarceva);ZD1839(Iressa)可以增加PDD、CBP、Taxol、Docetaxel及ADM等药物的抑瘤效果,但不增加Gemzar的抑瘤作用;OSI-774(Tarceva,  erlotinib)也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EGFR-TK)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2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标准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OSI-774对头颈部肿瘤和卵巢癌也有效;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在欧洲进行了OSI-774联合健择+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在美国也进行了OSI-774联合泰素+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有些临床试验研究有了初步的结果。Glivec  (STI571,  imatinib,格列卫)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小分子化合物用于既往干扰素治疗失败的CML慢性期患者有效率达100%,对Ph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  缓解率也高达70%,Glivec还显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细胞瘤(GIST)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达80%~90%;对化疗和放疗高度拮抗的恶性胶质瘤(最常见的脑肿瘤)可能有效。

  2. 针对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Erbitux);抗HER-2的单抗,如赫赛汀(Trastuzumab,  Herceptin);抗EGFR的单抗,如C225 (Cetuximab,  erbitux)提高了5-Fu和CPT-11治疗后失败的结肠癌患者的获益率。显示只要阻断了EGFR,就能重新获得对化疗的敏感性,  EGFR抑制剂在一线联合方案的使用有可能效果会更好。抗Her-2单抗赫赛汀(Herceptin)在体外试验中,3 -  100mg/kg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赫赛汀与阿霉素和紫杉醇均有协同抗癌作用,而赫赛汀与紫杉醇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抗CD20抗体(mabthera,  rituximab) 已被批准用于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并正在探索与化疗联合用于恶性度高的淋巴瘤的治疗。

三、靶向治疗的副作用

  靶向治疗的药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常见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下:

  ⒈易瑞沙: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等;

  ⒉特罗凯:腹泻、皮疹、肝毒性等;

  ⒊格列卫:下肢水肿、皮疹、消化不良;

  ⒋索拉非尼:手足综合征、疲乏、腹泻、皮疹、高血压、脱发等;

  ⒌美罗华:发热、寒战、恶心、头疼、乏力等;

  ⒍西妥昔单抗:皮疹、疲倦、腹泻、恶心、肺毒性、发热等;

  ⒎贝伐单抗: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等;⒏恩度:心脏毒性、腹泻、肝功能异常、皮疹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战略是在继续深入发展细胞毒性药物的基础上同时逐渐引入分子靶向性药物的开发。迄今为止,很多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起了极其重要甚至是奇迹般的作用。有些已经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入了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和规范。更多、更有希望的药物也在快马加鞭地研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希望不久的将来,随着对人类基因组学中功能性基因组和支配肿瘤的基因组的深入了解并结合高新技术如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手段的有效运用,肿瘤的治疗必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如何评价靶向治疗的效果

  我们讲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的,以前的化疗是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化疗以后肿瘤细胞就缩小了,而我们的靶向药物是阻止细胞周期往前走的,所以往往肿瘤细胞生长比原来缓慢了,还有一部分肿瘤细胞对靶向药物非常敏感的,可能这个肿瘤细胞对我们的靶向药物信号通路产生依赖性了,这些病人吃了靶向药物以后肿瘤细胞很快就缩小了,以前我们认为使用靶向药物过程当中一般来讲肿瘤不会小,但是我们观察到了有部分病人肿瘤会小很多,由于靶向药物尤其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对于我们亚洲人可能疗效非常好,所以在我们中国人当中会见到很多的PR和CR,总体来讲靶向药物疗效的评价第一个是看是不是有肿瘤的缩小,第二要看用了靶向药物以后肿瘤是不是控制住了,病人寿命就会延长,第三点要看用了靶向药物治疗以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不是提高,如果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了也是一个很好的措施,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用了靶向治疗药物以后病人原来的呼吸困难是不是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得到控制,病人症状解决了,那病人生活质量往往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评价靶向治疗的疗效对某一个病人来讲第一是不是肿瘤小了,肿瘤的发展是不是得到控制,第三点病人的生活质量或者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提高了,如果达到这几点我们认为靶向治疗的目的基本可以达到了,如果肿瘤小了,肿瘤发展慢了往往就意味着病人生命期的延长,病人就有生存的受益。


相关阅读:

检验报告上有小箭头?先别急着对号入座
做自己健康体重的第一责任人
暑期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 警惕孩子患上干眼症
年纪轻轻就“过劳肥”?6个实用饮食建议快收好
坚持这5个好习惯 高血压病人寿命延长10年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