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柳州市确诊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医护人员告别,康复出院。
当日,经过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近两周的精心护理,柳州市确诊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均已正常,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出院标准,康复出院。新华社发(黄孝邦 摄)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 卫生部通报,6月24日18时至6月25日18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2例,其中,北京报告10例,广东报告7例,福建、江苏各报告6例,上海报告4例,山东报告3例,辽宁报告2例,安徽、四川、广西、河北各报告1例。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57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321例,249例在院接受治疗。
新报告确诊病例42例据广东省卫生厅通报,6月25日广东省新增报告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广州4例、深圳3例。至此,广东全省共报告确诊病例163例,分别是广州61例、东莞44例、深圳33例、江门18例、佛山3例、珠海3例、茂名1例。
福建省卫生厅25日通报,福建新增6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厦门市3例、福州市3例,福建省确诊病例增至64例。
上海市卫生局25日通报,上海市发现4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江苏省卫生厅25日通报:江苏新增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这是江苏第10例至第15例确诊病例。
山东省卫生厅25日通报,青岛市和烟台市分别发现两例和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根据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初步诊断为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至此,山东省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达到9例。
辽宁省卫生厅25日对外通报,辽宁省25日新增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这是辽宁省第13、14例确诊病例。
四川省卫生厅25日晚通报,当日,四川省新增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截至6月25日,四川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共计35例。
记者从安徽省疾控中心获悉,经省疾控中心国家网络实验室检测,一名到安徽考察的澳大利亚籍华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这是安徽省报告的第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记者从河北省卫生厅获悉,25日,河北省报告1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为第4例确诊病例的二代病例。截至6月25日,全省共报告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321例据浙江省卫生厅报告,25日,浙江省又有两位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治愈康复出院。截至25日16时,浙江累计报告2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广州一所小学发现两例疑似病例记者6月25日从广州市卫生局获悉,广州市黄浦区文船小学2名学生被专家组会诊认为是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目前在医院观察治疗。另外有23名学生有流感样症状,已在家隔离治疗,全部情况稳定,无重症患者。这所小学将从6月25日开始提前一周放假。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清学诊断: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定性诊断、常规亚型鉴定较实用确诊的方法。有红细胞凝集(HA) 实验、红细胞凝集抑制(HI) 实验、神经氨酸酶抑制(NI) 实验、琼脂免疫扩散法( AGP)、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 等。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禽流感病毒。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现有的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法是最敏感的,但最慢,需要2~3周进行分离鉴定。
4.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由于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已成功地用于猪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高危人群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1、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啰音。
2、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 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1.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2.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相关阅读:
龋齿的危害你了解吗?
经常疲倦乏力是怎么回事?
脑癌死亡前的特征是什么 有什么感觉
白癜风患者可以吃西红柿吗
全国白癜风患者可免费申请专项精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