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血研所发现白血病新致病基因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白血病研究领域又有重大发现。由陈赛娟院士和陈竺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了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的一个重要基因――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基因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突变率高达20.5%。这一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差,完全缓解率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通常只有7个月,而无此突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则可达到约19.5个月。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一步进行功能研究发现,dnmt3a突变使得该蛋白质的正常生物学功能受到影响,进而改变了下游一些重要基因的dna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水平,赋予了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生长优势,最终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m5亚型,表现为骨髓和外周血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增多,患者易发生髓外浸润,3年平均无病生存率仅有25%,且复发率高。上海血研所的最新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一,能够对患者的分型和预后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第二,这些异常的基因可以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从而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第三,证实了dna甲基化转移酶异常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密切相关,针对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相关药物为这类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扩展阅读:


一、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二、急性红白血病的检查

   染色体、 尿酸 、血红蛋白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 骨髓象分析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并发症

   蛋白尿、血尿、脊髓瘫痪、视神经乳头水肿、感染、全身广泛出血、牙龈增生、弥漫性斑丘疹、紫蓝色皮肤结节或肿块等。

四、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述

   ANLL是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结、肝、脾肿大不如ALL显著。M3型常合并严重的出血和DIC。牙龈肿胀多见于M5型。皮肤浸润较ALL多见。主要表现贫血、发热、出血等。

五、肥大细胞白血病的概述

   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又名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肥大细胞恶性增生所致的克隆性疾病。MCL可由肥大细胞病(Ⅱ或Ⅲ型)转化而来,也可一开始即为MCL。


相关阅读:

龋齿的危害你了解吗?
经常疲倦乏力是怎么回事?
脑癌死亡前的特征是什么 有什么感觉
白癜风患者可以吃西红柿吗
全国白癜风患者可免费申请专项精准检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