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任章振林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疾病的第7位,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使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升高。

随着社会老龄化严重,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趋势愈演愈烈,骨质疏松症将引发脆性骨折、骨骼畸形、活动能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我国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10%,女性更是高达25%,病人数相当于欧美和日本的总和。面对如此严重的疾病,目前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率仅仅只有6%,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何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规范化治疗,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公共问题。

骨质疏松症被誉为悄无声息的疾病,骨质疏松轻度时没有明显感觉,但骨钙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强度逐渐下降,骨的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逐渐会出现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发展到关节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楼、负重或用力时疼痛。

骨质疏松严重时会出现翻身、起坐、行走困难,甚至脊柱变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缩短、驼背,内脏功能也跟着受影响,还可能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改变等。

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会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能使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骨折一年后仍需要帮助。在中国的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后一半以上会致残或致畸。1年死亡率高达20-24%!

对于反复骨折的老年人,疏松的骨骼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便会再次塌陷,仅仅依靠补钙和维生素D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首次骨折的发生已经是一种预警,如患者不加以重视,任由骨量流失,无法承受身体自身重量,最后很容易演变成连咳嗽、打喷嚏、提拎重物、睡觉翻身等都会突发骨折的‘骨脆脆’状态。骨折之后导致的患者卧床、行动困难、饮食障碍,以及户外活动减少又反过来近一步加剧骨量丢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恶性循环。

许多老年人在骨质疏松治疗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补补钙晒晒太阳就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其实不然。对于有明显症状的老年人(如:腰酸背痛,驼背等),应到正规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进行诊断,听取医生建议,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作者介绍:

章振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200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内分泌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内分泌临床和研究工作20余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70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1.2。近年以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973重大研究项目研究组长等。擅长代谢性骨病的诊治,对疑难代谢性骨病的诊治尤其有独到之处。

主要研究方向:代谢性骨病的遗传机制。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论文70篇。200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2012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以第一完成人于2012年以课题“骨质疏松和单基因骨病遗传机制和临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阅读: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健康养生做好9大戒 养生保健没烦恼
最好的养生,不过一日三餐
生活中健康防辐射的小妙招
早晚用一物坚持三分钟 让你轻松年轻20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