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带你走出辐射阴影,别再吓唬自己了!

患者:大夫,我腿疼。

医生:好,先去拍个X光片。

患者:大夫,我腰疼。

医生:好,先去拍个CT。

患者:大夫,我膝关节扭了。

医生:好,先去照个核磁。

患者:大夫,我手腕长了个包。

医生:好,先去照个B超。

上面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再平常不过,但很多患者都有个疑问甚至是怨言:做这些检查会不会“吃线”?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吃线”可不是吃的米线,是大家对身体受到辐射的俗称,很多人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寥寥无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些检查有辐射,各项检查有多大辐射,拍片子到底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神秘的辐射

辐射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包括宇宙射线、地壳陆地辐射、室内外环境中的氡等,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所有物体都有辐射,不论高矮胖瘦、贫穷富有,辐射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正常工作生活一年所接触到的辐射量总和,大约每年2.4-3mSv(毫希伏,可以简单理解为辐射量的计量单位)。

辐射按效应分类

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是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如X射线、γ射线),或粒子辐射(如α、β、高速电子、高速质子及其他粒子)。而波长大于100nm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机体组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如光、超声波、无线电波、微波等。

大家常说的医疗辐射属于电离辐射,最常见的就是X线,说起X线不得不说它的另一个名字“伦琴射线”,这是因为当年物理学家伦琴教授发现了它。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1895年12月22日,伦琴已经泡在实验室好几天了,而他的夫人一直苦苦在家里等他,终于他的夫人按捺不住,以为伦琴有了新欢,天天夜不归宿,气冲冲的跑到了伦琴的实验室,而伦琴非常兴奋的分享他的伟大发现并为他夫人的手照了一张X光片,这是人类的第一张X光片,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射线的危害,很快X线就在社会上风靡,甚至变成了上流社会的新娱乐项目:在X线下合影、用X线量鞋等等。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付出血的代价之后,再没有人会去与射线玩耍了,而伦琴作为发现者也是X线下的牺牲者。


相关阅读: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健康养生做好9大戒 养生保健没烦恼
最好的养生,不过一日三餐
生活中健康防辐射的小妙招
早晚用一物坚持三分钟 让你轻松年轻20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