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适量补充益生菌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很少有人真正知道益生菌的定义和作用,更不知道该如何补充。本期,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我们身体里的健康卫士——益生菌。
到底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for life”(对生命有益),译为“益生菌”或“原生保健性菌种”,为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并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2014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关于益生菌的最新定义为:“当施以足够量时可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双歧杆菌类、乳杆菌类、革兰氏阳性球菌类。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也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乳酸菌和益生菌并不是一回事。乳酸菌是能够利用糖类代谢、产生50%以上乳酸的细菌总称。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几乎只要有动植物活动的地方,就会有它们的身影。然而益生菌的标准则严格得多,指的是经过科学研究证实,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值得一提的是,成千上万种乳酸菌中,只有极少数的乳酸菌菌株被深入研究证明其特定功效后才能被称为益生菌。比如,酸奶中常见的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乳酸菌,但并不是益生菌。虽然这两类乳酸菌对人体也有好处,但作用比较弱,而且它们本身不能在大肠中定植,而是“一过性”的保健菌,也就是说,这些菌只在通过胃肠道当时发挥点作用,却不能起到“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
健康人的肠道中有数百万的益生菌,对我们的认知功能、体重、激素水平、免疫力都会有影响。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特有的酶类,帮助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并能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此外,益生菌还能分泌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让肠道保持活力。
除了益生菌,肠道内还存在中性菌和有害菌。中性菌是指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其他部位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有害菌是健康的大敌,比如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果人体缺乏益生菌,就会使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肠炎、腹泻、便秘、过敏、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病症。
相关阅读: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健康养生做好9大戒 养生保健没烦恼
最好的养生,不过一日三餐
生活中健康防辐射的小妙招
早晚用一物坚持三分钟 让你轻松年轻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