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芳代表:建立开展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要做到“三种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芳指出,保险业服务精准脱贫,关键要建立开展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做到把发挥保险的主业优势和扶贫工作相结合,把脱贫和防贫相结合,把产业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燕芳

周燕芳表示,自己在最初参与政府补充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经办业务时,了解到农村地区很多人因病致贫、返贫,因此非常关注保险业如何帮助农村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她认为,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在仅剩的两年时间内任务非常艰巨。

周燕芳指出,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有天然优势。一方面是因为脱贫攻坚与保险的基本功能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助力脱贫攻坚是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保险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回归本源,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承载着1.26亿位客户的信任,必须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保障。所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是保险企业自身长期健康发展的内在诉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确保脱贫要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脱贫工作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周燕芳认为,保险公司助力脱贫攻坚,同样要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需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把发挥保险的主业优势和扶贫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把提高贫困地区保险服务水平作为工作主线。在业务开展中,保险企业一方面应积极与政府合作,通过健全保险服务网络、应用新技术,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加大保险保障力度;另一方面应坚持精准靶向施策,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保险业务。

其次,要把脱贫和防贫相结合。提高脱贫质量,就是要防止和减少脱贫后的再次返贫。从实际来看,只有消除贫困存量的同时,从源头控制贫困的增量,才能巩固提升脱贫的质量,这是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后更为长远的一项防贫工作,需要保险业把精准防贫提升到与精准扶贫、脱贫同样一个高度,着眼最主要的返贫、致贫成因,探索建立“脱贫不返贫”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助力减少相对贫困人口的增量问题。

最后,要把产业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结合。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一些基层机构会把扶贫等同于简单的捐款捐物,把保障型扶贫认为是低保兜底,这种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造血问题,而产业扶贫才是基本途径。保险机构要分析不同地方的致贫原因,提高“授人以鱼”的本领,因地制宜推动和服务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稳定增收的能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基础。


相关阅读: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健康养生做好9大戒 养生保健没烦恼
最好的养生,不过一日三餐
生活中健康防辐射的小妙招
早晚用一物坚持三分钟 让你轻松年轻20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