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峰介绍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我国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有一项数据是询问被调查者最需要哪方面的心理科学知识,“教育孩子”排在第二位。“希望走进孩子的内心,首先需要了解孩子,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家开始有这样的意识,但是缺乏获得这些知识的平台。”陈雪峰说。
“另一项数据显示,在调查心理健康素养这个指标时发现,45岁以上被调查者在儿童保护和儿童教育方面的心理学知识的得分开始明显下降。而中国家庭中很多孩子是被这个年龄段的祖父母来照看。”陈雪峰说。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一些典型特征。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孩子的整体发展,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整体发展指的是孩子的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都应得到重视,全面发展,不能偏颇。个体差异指的是尊重孩子的不同特点,如性格特点、学习兴趣等,而不是盲目跟风式学习。陈雪峰认为,应当学习心理方面的科学知识,了解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在尊重孩子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学前教育。
陈雪峰表示,教育部门和社会机构应当关注家长对儿童心理发展科学知识的需求,搭建科学传播平台,如家园教育一体化、社区的专题讲座和亲子主题活动等。幼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师资质量,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同时也要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她也特别呼吁加强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特别是针对中国儿童身心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大样本儿童心理发展的纵向追踪研究,为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阅读: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健康养生做好9大戒 养生保健没烦恼
最好的养生,不过一日三餐
生活中健康防辐射的小妙招
早晚用一物坚持三分钟 让你轻松年轻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