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病了,病得很重。多年的征战生涯,刘邦已经疾病缠身,加上南征英布时又被流矢射中,旧伤加新病,让刘邦不堪重负。伤口的疼痛逐渐让刘邦丧失了治愈的信心,因此当吕雉为他找来良医时,他拒绝了。
他说:“吾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命是由上天决定的,即使扁鹊来了又有何用?”
说完,他赐给医者五十金,将他打发走了。
刘邦
不同于历代帝王痴迷于追求长生之术,刘邦实在是一位独特的帝王。尽管在登基后,为了彰显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性和神圣性,刘邦不得不配合史官给自己的出生和成长添加了很多异象,但他内心始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出身农户的普通人,如果没有秦始皇死后的天下动荡,自己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是人,都会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谁也逃不掉。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荀子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己又怎能逃避得了天命呢?
此时此刻,对于刘邦而言,只能恬然地享受生命的剩余时光了。这些天来,他总是回忆起许多往事,那一段温馨、痛苦、激情燃烧、历久弥新而又弥足珍贵的回忆就像潮水一样涌来,那记忆是如此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他太疲累了!
那一年,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到骊山,为秦始皇修筑皇陵。路没走多远,犯人倒是跑了不少,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这些犯人全放了。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就首先得变成逃犯,就这样,他和几个不愿意离开的追随者逃入了芒砀山中躲避官兵的追捕,踏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那一年,他带着自己的队伍匆赶路,在留县遇到了风尘仆的张良。他见张良虽然貌似妇人,但举止文雅、彬有礼,于是将张良留下来,与自己攀谈数日。这一番促膝长谈,两人一见如故,互相引为知己。张良的谋略、见识及应变能力,令他折服,从此二人相互携手,共同筹划天下,张良有了一个好老板,自己也有了一个好帮手。
对于这位好帮手,自己始终态度恭敬,如果没有他在关键时刻的建言,自己恐怕早就输了。只是,自从自己登基后,就很少看见张良了,听说他抛却一切俗务,一心寻仙访道去了。哎,真是羡慕啊!
项羽
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英雄霸气的项羽,出身高贵、长得帅气、才华出众,二十六岁就以主将的身份指挥了影响天下局势的巨鹿之战,并且在第二年成为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当年近五十的自己还在为前途奔波时,项羽已经“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了,简直是人生赢家。
可是,那又如何?一帆风顺,不是完美的人生。项羽的人生经历过于顺利,缺少面对挫折的磨炼,在阅历上又不如自己。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决定性格的则是阅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此人的命运。项羽在攻无不克的军事神话中养成了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而自己在屡战屡败的坎坷人生中养成了广开言路、从善如流的性格。在事关天下归属的决战时刻,项羽最终输给了自己...
一缕药香钻进了他的鼻孔中,他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陷入一片模糊。还有卢绾呢?卢绾是他最铁的兄弟,两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又是邻居。他和卢绾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又一起上学读书,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这两小无猜的感情,好到能穿一条裤子,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当年自己还是布衣的时候,常常因为惹上官司而躲藏,即便如此,卢绾仍跟随在自己身边。对于这个最亲密的跟班,自己一直都没有亏待过他,东击项羽的时候,卢绾就官拜太尉。天下初定后,为了给自己的这位好哥们儿封个王,自己和朝中大臣没少斗心思。
可是眼下,卢绾在哪里?为什么不来看望我?
旁边的侍者告诉刘邦:陛下您忘了?卢绾在北方燕国,早在您平定陈希叛乱时,他就与匈奴暗中往来,意图造反呐!
刘邦心中一阵失落,卢绾造反,证据确凿吗?
陛下,前些时日,一些投降过来的匈奴人招供说,卢绾的使节张胜并没有被处死,他此刻就在匈奴王庭呢!
刘邦喟然长叹:卢绾果反矣!不行,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绝不容许有任何人背叛。樊哙呢?寡人命樊哙以宰相身份率军攻打燕国,务必要活捉卢绾,押解到长安来见我,改封刘建为燕王!
当樊哙领兵出征的时候,卢绾带着自己的家属和亲信,跑到长城边上日夜等待着。刘邦是自己最好的哥们儿,自始至终,卢绾从没有想过背叛,但他也深知兔死狗烹是权力博弈的必然结局,与匈奴暗中联络不过是保全自己的权宜之计,他想等刘邦身体好了,自己去谢罪,或许自己的发小儿还能饶恕自己呢。
樊哙
樊哙才走不久,就有人在刘邦的面前说樊哙的坏话,说樊哙串通吕后图谋不轨,意图杀害戚氏母子。
戚夫人是自己最喜欢的女人,刘如意是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樊哙竟然如此胆大包天!他强撑着病体,找来陈平命他去杀樊哙。
陈平面临一个烫手的山芋。
刘邦现在就是一头受伤暴怒的狮子,对身边的所有人都充满疑虑。樊哙不是一般人,既是开国元勋还是皇亲国戚(樊哙是吕后的亲妹夫),刘邦已经奄奄一息了,而吕后在朝中的势力不可小觑,如果杀了樊哙,吕后能饶过自己吗?
陈平在途中跟周勃一商量,决定将樊哙押解进京,让刘邦亲自处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憋着一口气,想收拾掉最后一个隐患。这既是一个垂暮帝王的悲哀,也是一个暮年帝王的壮心不已。
自己这辈子啊,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最后,虽然最终变成了孤家寡人,却总算给子孙留下了一个还算太平的江山。这辈子,值了!
他又想起了吕雉。以前没有留意,后来才发现,这个女人的权力欲十分强烈,如今在朝中早已权势滔天,太子刘盈的地位已经稳固,只怕自己走后,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办呢?没错,朕是一代帝王,貌似无比尊贵,却也不能事如意,甚至很多事都控制不了。
一切已不可为,无所为,无力为。那就随它去吧!
想到这里,刘邦安然地闭上了眼睛。当吕后等人进去的时候,发现他在床榻上安静地睡着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四月,刘邦驾崩于长乐宫。讣告一出,天下缟素。卢绾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在长城边上大哭一场,无奈地逃入了匈奴——唯一还能听他解释、给他机会的人已经不在了。机关算尽,伤害的永远是自己。陈平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连夜赶进皇宫汇报情况。吕后对陈平的办事能力称赞有加,再加上刘邦本来也托孤于陈平,于是封他为左丞相。回顾刘邦的一生,我们能获得什么?只有四个字:永不言败!曾经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年少只知项羽勇,中年方懂刘邦难。对比其他一流人物,刘邦几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四十岁了还讨不到媳妇儿,在乡里被人瞧不起。刘邦起兵时,已经四十七岁了,他的一生并不顺利,他遭遇过背叛、欺骗、失败、失意。可是,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在多么难的境遇下,他都没有放弃过。
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寸土未有。刘邦痛哭过,但是擦干泪,他又带着弟兄们迎难而上,即便对手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霸王项羽,他也从没有畏惧过。
连续的失败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就好像他早知道自己能成功一样。
如果不是拼命地坚持和努力,我们就不会在史书上看见这个名字了。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坚持,硬生改变了自己不入流的命运,成为那个时代超一流的大人物,与秦始皇并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想,这就是英雄吧!
相关阅读:
被藿香正气水送进抢救室?解暑神药吃不对真要命
秋燥易伤肺 秋季如何养肺?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养生
体检项目 你选对了吗
学习困难门诊能否帮孩子逆袭?家长存在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