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6月20日在美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世界级军力:评估中国的全球军事野心”听证会上发表证词,分析“世界级”中国军队对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的影响。
01
两个“一去不复返”——中国军力已经超出地区范围走向全球
①中国仅对美国及其西太平洋盟国构成地区性挑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它现在对世界秩序构成了全球性的挑战。中国正在寻求不仅在亚太地区发挥影响力,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影响力。事实上,北京正日益发挥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在南海等重要水道上挑战国际法和航行自由;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寻求成为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整个地区的主导型地缘政治力量;正在利用掠夺性的经济国家政策来削弱其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包括美国,并赋予其对邻国的决定性战略影响力。
②中国提出的军事挑战仅限于美国印支太平洋司令部的作战区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挑战已经跨越了美国防部地理作战司令部和国务院各区域局的边界。
02
中国的四个发展趋势使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
①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外事务。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对国内事务的关注都大于对国际事务的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近年来,中国却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中国不仅在周边地区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在远离亚洲大陆的地区,包括非洲和波斯湾,也越来越多地发挥影响力。这种国际行动主义,不仅包括经济投资和增加政治影响力的尝试,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军事部署,在美国和美国盟国中引起了关注。
②中国的地缘政治取向逐渐外向。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亚洲大陆,但近几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越来越倾向于海上作战。中国加大海军、空军、导弹和反卫星武器等“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同样,中国对南海和东海的主权主张,以及对台湾的“威胁”,也会使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发生冲突。
③中国在口头上或行动上日益挑战国际现状。没有什么能比中国在南中国海“填海造田”并将其军事化更能体现中国对所有权主张的态度。
④中国的国内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与美国及其盟国紧张关系的根源。不管美国领导人说什么,中国一直坚信美国将要推翻其领导。
但是,如果上述特征发生变化,即中国变得更加注重内部,更加支持国际现状,更加多元化,那么美国及其盟国就不会担心中国的整体崛起了,就像印度那样。
03
中国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并威胁美国武装力量的潜在优势,这是美国长期以来理所当然认为的
中国研发了一系列旨在证明中国拥有一流军事实力的能力,不仅建立了强大的力量来对抗美军的投射能力(如航母),而且还谋求发展自己的投射能力(如航母)。中国不仅发展和部署了一套反卫星武器,而且还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军事卫星星座。
迄今为止,中国在包括导弹和空间能力等有限领域的创新最为成功,并正在投入大量资源,以促进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及其他具有重大军事潜力的领域。
04
美国应开展创新项目应对中国挑战
为克服中国的挑战,除增加国防开支外,发展创新的作战概念与部署新的组织和能力应成为国防部投资的重点。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供最大战略和作战效果的概念和能力应优先获得资金。国防部长办公厅和联合参谋部应领导制定联合作战概念,包括以创新的方式利用现有能力从而形成新的能力。这些潜在的创新项目包括:
①通过远程、多维打击消除“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首先,美国防部国可以利用两架X-47B隐身无人机(UAS)技术演示机开展试验,为隐身陆基和海基无人系统开发创新的作战概念,将自主性纳入这类系统,并利用创新的后勤概念扩大其射程。
其次,海军正在采购三艘DDG-1000驱逐舰,其具备隐身、大排量和电力推进等特点,使它们既具有独特的水面战斗力,又具有试验的潜在价值。国防部可以利用舰艇开发作战概念,以便在对手的“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范围内作战。具体来说,它们可用于确定隐身平台在拒止环境下进行防空、反地面和打击作战的价值。
最后,国防部目前正在采购新型“远程反舰导弹”(LRASM),不过目前的计划仅要求B-1B轰炸机、F/A-18E/F战斗机和F-35战斗机携带该型导弹。由于西太平洋地区的飞机、舰船和基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这三种飞机将越来越难以在西太平洋地区作战。因此,国防部应制定概念,将LRASM集成到B-2隐身轰炸机上,该轰炸机的射程和生存能力可能能够到达中国或俄罗斯的防御水域。如果这一概念被证明是成功的,那么LRASM也应集成到未来的B-21隐身轰炸机上,该轰炸机的可用数量应比B-2轰炸机更多,足可用于海上打击等任务。
②为竞争对手打造“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美军的每个军兵种都在开发针对竞争对手的反介入能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探索部署陆基反舰导弹,如LRASM、海军打击导弹和海上打击战斧巡航导弹;海军正在将其反舰和陆地攻击能力现代化;空军计划装备为其作战飞机装备反舰导弹;同时将前沿远征部署的陆基精确打击系统与海基弹药和战术飞机进行集成。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岛链部署ISR能力与目标瞄准能力,可慑止中国的进攻。
③保护关键作战基地免受齐射攻击。美国应该为保卫这些基地发展创新的作战概念,包括:中程高能激光器(HEL)、大功率微波(HPM)系统、由快速发射的制导炮弹以及低成本的地空导弹等。携带远程空对空导弹并装备广域监视传感器、HELS和HPM系统的无人机和有人机,可以进一步扩大射程,提高基地的齐射防御能力。
④建立可生存的C4ISR网络。国防部应制定创新的作战概念和商业实践,使其能够迅速发展新的空间能力,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发射。这种方法不仅包括发展创新能力,加强与民用航天工业的合作等。它还应探索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精确导航等服务的空间替代方案。例如,国防部应尝试使用诸如MQ-9这样的无人机,在空间被拒的环境中提供此类服务。事实上,无人机能够以比发射新卫星更低的成本提供这些能力。
相关阅读:
被藿香正气水送进抢救室?解暑神药吃不对真要命
秋燥易伤肺 秋季如何养肺?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养生
体检项目 你选对了吗
学习困难门诊能否帮孩子逆袭?家长存在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