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定型整整十年,项目拖延至少四年之后,印度的"月船二号"月球探测器在发射台上再度拖延,九月份登陆月球的计划"告吹":倘若这次探月行动成功,印度将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完成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也将成为首个登陆月球南极的国家。
但即便一切顺利,月船二号没有"放鸽子",这台半数由俄罗斯建造的探测器也只能在月球南极"存活"一个"月昼",也就是整整十四天,可以说是近三十年设计寿命最短的月球探测器。
图为组装中的"月船二号"探测器,包括月球车在内的整个登月舱并不具备低温重启能力。
具体来说,和永远朝向地球,昼夜周期各为约12小时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船二号"将要登陆的月球南极,以及"嫦娥四号"登陆的月球背面这两处位置的"月夜"和"月昼"都长达14天,一"昼夜"的周期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而对要在月球背面和极点登陆的月球探测器来说,月夜长达14天的无光照低温环境无疑是最难过的一关:失去太阳光直接和间接照射的月球背面最低温将达到至少零下190度,无防护的电子设备和机械很快就会彻底失效和损坏,以至于无法启动。
图为从"阿波罗"轨道舱上拍摄的,被丢弃的返回舱。近处为月球正面,远处为地球。
而很显然,计划在发射后2个月,也就是9月6日登月的印度"月船二号"登月舱就正好是瞄准了月昼的起始周期,14天也正是月夜之前的大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印度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对"月船二号"登月舱和月球车的长时间运作抱以希望,它从一开始就是只能使用"半天"的一次性消耗品。
图为第七月夜(登陆后第7个朔望月)到来前"玉兔二号"月球车拍摄的"嫦娥四号"着陆器。
14天时间说长不长,从月球探测的角度来说却是奇短无比:不提在月球正面"超期工作"达972天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嫦娥三号"着陆器,眼下"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也已经度过了整整六个月夜,每个月昼都能有新的发现成果——在这颗距离人类最近,但又最为神秘的小卫星上,每台费尽千辛万苦才能送上去的探测器运作时间自然是越久越好。
图为月球南极地表确定有水冰存在的地区(蓝色)。该地将成为下一个登月热门区域。
具体从"月船二号"的月球南极探测计划来看,14天用来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的踪迹肯定不够用——单个月昼周期内巡视器能行走的距离最多不超过百米,"月船二号"想在这百米半径内寻得水冰,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了。
换言之,印度把第一次软着陆登月任务安排在月球南极,完全是要抢得"首个登陆月球南极的国家"头衔,至于实际意义……印度人在乎过实际意义么?
图为准备将"月船二号"送往月球的印度GSLV.MK.3运载火箭。
事实上,整个印度探月计划从头到尾就透着一股"为探月而探月"的奇怪观感,就好像印度人从未考虑过探月计划要达成什么实际科研目的那般——从只能在月球南极"活半天"的"月船二号"探测器,到运送"月船二号"的GSLV.MK.3运载火箭运载效率世界垫底,经济性小到忽略不计,印度人的一切想法和做法都为"喊口号"和"要面子"而生,对印度赢得本世纪的航天竞赛已经毫无帮助,甚至可以说是一剂香甜的毒药。
相关阅读:
被藿香正气水送进抢救室?解暑神药吃不对真要命
秋燥易伤肺 秋季如何养肺?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养生
体检项目 你选对了吗
学习困难门诊能否帮孩子逆袭?家长存在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