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虽然依旧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凭着苏联遗留的家底,依旧是与中、欧并驾齐驱的世界级大国。但是快30年了,俄罗斯仍然在困境中艰难前行,无法重现苏联往日辉煌,国家的未来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从内部来看,俄罗斯的经济体系基本崩溃,国家的经济基本依赖资源出口。国家的地缘结构有着西重东轻的缺陷,集居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俄罗斯文明缺乏认同感,民族隐患严重。从外部来看,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北部中央,与美国、伊斯兰、欧洲甚至中国几乎所有外部主要势力都有结构性的地缘矛盾。一些国家因种种情况现在没有与俄罗斯翻脸,但只要条件和时机允许,总会有翻脸的那一天。

俄罗斯现在处境可谓内忧外困,回旋空间极为有限,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严重局面。要么急流勇进,重拾苏联往日的光辉;要么随波逐流,再次被肢解从此退出主流国家之列。问题是经过近30年的苦苦挣扎俄罗斯仍然进退维谷,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那么,这是否预示着俄罗斯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呢?就目前状况看,真的不排除重走苏联老路的可能,换句话说真有可能面临二次解体的危险。

领土辽阔但有先天不足

俄罗斯的版图辽阔硕大,形状看似紧凑,但它的本部核心区却在东欧平原,在整个国土的最西端,北亚领土广袤不仅纬度较高气候恶寒,而且距离本部核心区东欧遥远,这样就造成本部对北亚的开发利用以及辐射影响大为减弱。况且处在核心区的东欧平原也不是世界一流的地缘板块,地缘潜力极为有限,所以总体看俄罗斯虽然领土辽阔但却有先天缺陷,在地缘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国家强大时还好,对边缘区域的控制没有问题,但是国家实力一旦衰弱,边缘地区就难以控制,甚至走向分裂。苏联的解体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但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俄罗斯与当年的苏联迥然不同,因为经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内部的分离主义倾向已经不再像苏联时那么强烈,但是俄罗斯的领土广袤东西跨度巨大且西重东轻的事实并无些许改变。所以只要时机成熟也就是俄罗斯国力的衰弱之时,其内部的分离主义倾向就会跳出来,谋求分裂。

经济困顿但无破解良策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经济颓势到了最低谷,普京接手时正赶上石油涨价,经济下滑之势明显缓解,但经济的困顿的现状仍未彻底扭转,加上后来的乌克兰危机以及经济制裁,使俄罗斯再次受到重创。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情况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俄罗斯历史上有过这样的遭遇,却没用多长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是的,在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仅用两个五年计划就恢复元气,并迅速成长为敢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照此说来,只要俄罗斯稳住神,重新崛起只是时日问题。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已经快30年了,俄罗斯仍未重现像苏联往日那样的光辉,而且还在困境中艰难前行。这是因为现如今俄罗斯面临的形势与当年苏联时期并不一样。在经济层面上,苏联成立时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业的尾声,各种科技成果已是应用普及期。这为苏联的开发利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说白了拿过来用就行了,由此苏联成为大型工业国。

可是苏联形成的是大而粗的工业,就是规模快速变大,但质量比较粗糙,除了军工以及配套的少数重工业质量可以外,其他门类甚至是粗制滥造。但这在当时并不是问题,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及期,大多追求的质量评判标准是以单位产量和单位资源消耗。而苏联待开发土地以及大量矿产资源多的是,扩大规模补上就完了。

但苏联解体时,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期。追求的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就是说同类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其价值的高低。再想用规模弥补质量上的差距,这个方法用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就不灵了。而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俄罗斯再想用时间弥补在工业体系上与主流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是越落越远。苏联解体快30年了,俄罗斯的工业体系依旧未能规模性重建,就折射出其明显不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再有经济发展规模的改变,也限制着俄罗斯。苏联时靠的是开发利用广阔的领土创收。但这已经落后了。现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是主流。列强通过多年的经营,将全球绝大部分已开发地区变成让自己获利的平台。这也就限制了俄罗斯的优势。俄罗斯的领土虽大,但也比不上通过全球已开发地区经济整合的收益。

其实,俄罗斯也不是不想加入全球化的大家庭之中。是因为它不仅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品,就是有但由于它本身对美、中、欧、伊斯兰存在着威胁,这些主要势力也不愿意接纳它。而其他边缘势力,体量小且与俄罗斯相隔遥远,无法让俄罗斯通过全球化受益。

外部围堵却是难变的常态

俄罗斯所处外部环境对其未来发展也相当不利。俄罗斯与美、中、欧、伊斯兰等全球主要地缘势力都存有结构性矛盾,这给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格局带来了隐患。

当然,这些主要势力不会齐心对付俄罗斯。所以,有些人相信俄罗斯也会像当年中国那样能够冲破重重封锁。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处境比中国恶劣的多。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中国处于亚欧大陆东部边缘,与欧洲没有结构性地缘矛盾,与伊斯兰也无明显冲突。中国与俄罗斯虽有严重的结构性地缘冲突,但有美国需要两国有效地联合,所以这种矛盾被掩盖了,况且中国的强势崛起,俄罗斯更加看重与中国的关系。因此,中国仅与隔山吊远美国有结构性矛盾,这就减缓了中国的压力。

而俄罗斯则不同。俄罗斯的地缘区位和广袤的领土,让其与美、中、欧、伊斯兰等全球主要地缘势力都有结构性矛盾。俄罗斯与欧洲、伊斯兰之间的战略转圜余地,跟中国比差的多。

再有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中国占尽优势。这就意味着,在俄罗斯复兴的路上,避免不了的要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所以,中俄战略格局中,中国更占据主动。

可以投降但必须被肢解

历史证明,大国是没有资格投降的,投降就意味被肢解。二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各带一大阵营对抗整整了46年,此间虽然双方互有优势,但是美国笑到了最后,对抗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应该说此时的美国再无敌手。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苏联解体后,一心向西的俄罗斯在美国的忽悠中开始全面西化,期盼以此换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投资,从而改变俄罗斯的困境以焕发新生。然而,在这 20多年俄罗斯步步退让而西方步步紧逼的过程中,如梦初醒的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虽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抗的苏联已解体,但是他们仍不想帮助俄罗斯恢复强大,而是想分裂俄罗斯。北约东扩,鼓动车臣分裂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投资等承诺均没有兑现,使俄罗斯经济加速崩溃倒退几十年,跌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之外,至今也没有恢复元气,此时的俄罗斯才认清楚,美国等西方国家要的是一个碎片化的俄罗斯。投降可以,但前提是被肢解。所以,大国是没有资格投降的。

因为美国战略思维是不允许世界上存在能挑战它的国家,所以一切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它都要想方设法分裂之,以消除威胁。虽然大象之大并不代表大象就一定会有威胁,但是把它大卸八块更让人有安全感。

结束语

总之,俄罗斯地缘结构的先天不足,不适应新经济模式,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跟不上国际大环境变换,让人生畏的庞大身躯,这些都让俄罗斯的复兴之路曲折多变,困难重重。因此,俄罗斯的未来变数颇多,结局更难猜测,稍有不慎,可能会满盘皆输,二次解体的风险无法排除。

快30年了,俄罗斯未现苏联往日的风采,这是否预示其未来堪忧呢

然而,俄罗斯民族是极具智慧的,只要他们主观努力,加上客观上的优势也不是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现在俄罗斯加大北极开发利用的研究力度。这在地球气候变暖,北冰洋解冻和新航道开辟的背景下,也许是困境中的俄罗斯千载难逢的国运转圜机会。


相关阅读:

被藿香正气水送进抢救室?解暑神药吃不对真要命
秋燥易伤肺 秋季如何养肺?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养生
体检项目 你选对了吗
学习困难门诊能否帮孩子逆袭?家长存在认知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