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联邦,通称俄罗斯,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联邦共和国,国土横跨欧亚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170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个陆上邻国(从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兰仅与俄罗斯外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另外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两个只有俄罗斯承认的非联合国会员国接壤。同时,俄罗斯还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丹麦)、冰岛、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罗斯北部和东部分别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围,西北和西南则分别可经由波罗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分。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诩“第三罗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扩张。彼得一世称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终成为史上领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为原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体采用联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俄罗斯为世界大国之一,为认定的拥核国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G20、欧洲理事会、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欧安组织、世贸组织和金砖国家成员。它也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领导者和欧亚经济联盟创始成员。俄罗斯亦是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但因乌克兰危机而被暂停成员身份。

俄罗斯是一个东欧国家,自从伊凡四世时期,俄国就开始进行中央集权统治,沙皇的权利比欧洲其他国家国王的权利要大得多,这也是俄国有条件不断进行对外战争的基础。

  俄罗斯作为一个东欧国家,只需要越过乌拉尔山就可以进入西伯利亚地区,这里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居民却非常稀少。所以,当俄罗斯统一后,在沙皇的支持下,俄国开始了对东方的探险,无数冒险家和商人率领亡命之徒一批批来到这里,他们杀人越货,夺取皮货和牲畜,俘虏妇女与小孩,把西伯利亚当成自己的乐园。

  这种掠夺,让冒险者赚的盆满钵满之外,给沙俄政府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据统计,1589年,俄国国库收入的大约3.5%是通过掠夺西伯利亚地区的貂皮获得的。到了1605年 ,这一比例增加到11%。到1644年,貂皮收入还能达到国库收入的10%,也就是说仅依靠貂皮一项收入,俄国政府就可以轻松养十几万军队。假如这件事被同时期的明朝皇帝崇祯知道,估计得顿足捶胸,因为仅辽饷一项就让明朝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导致李自成参加了起义军。假如当时崇祯能够想办法搞到西伯利亚的貂皮,再把这些貂皮卖给国内的有钱人,估计辽饷问题就解决了。

  除了貂皮,还有熊皮、狼皮、狐狸皮等,这些产品不仅被卖到欧洲,还成为了当地的硬通货。在西伯利亚当地,六张狐狸皮可以买一个通古斯姑娘,这让初到西伯利亚的冒险者们欣喜不已。

到了17世纪,俄国人已经在西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建立起了有效统治,在这里保有武装力量上万人。

  俄国完成对西伯利亚的征服,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地区还处于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当地老百姓根本无法与武装到牙齿的俄国人作战。

  西伯利亚气候寒冷,这里的植物生长缓慢,所以每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养活的动物和人极少。再加上当地土著主要过着游牧或者游猎的生活,单位产出比农耕生产方式更少。据估计,在当时的西伯利亚地区每平方公里只能维持0.2个人生存。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只有2000人左右,和内地一个村子的人口差不多。所以,当俄国人成群结队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只能仓促组织起几十人上百人的抵抗力量,这和远道而来的探险队在人数上并没有优势。而探险队已经装备了火枪和火炮,无论攻坚还是野战都占有极大优势。那些当地人冲向俄国人的时候,只需要放几排抢就可以将他们打跑。

  躲到村寨里也无济于事,探险队的大炮虽然不能和红夷大炮相比,但对付这些木头堡垒和土墙也是搓搓有余。所以100名左右的哥萨克人就可以纵横无敌手。

  即便进入到外东北地区,虽然这里很多民族已经开始农耕生活,人口密度远超中西伯利亚一带,但在俄国人火器的威慑下照样不是对手。

  俄国探险队队长波雅科夫在1644年曾经率领130多人的探险队,对精奇里江地区进行侵略。依靠火器的威力,一路经过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赫哲人的领地,最后到达黑龙江口。

  与侵略者相比,当地人的武器太过简陋,他们缺少锋利的刀剑,只能依靠鹿角做成了弓进行反击,结果在战斗中被打得大败。

  可是,侵略者在遇到正规军的时候就不行了。

  1654年,斯杰潘懦夫率领370名哥萨克流窜到松花江一带,与700名清、朝联军发生激战,这700人中300名是满洲武士,300当地土著,还有100名朝鲜火枪手。虽然哥萨克人全都装备了火器,仍然在野战中被击败,退出了松花江一带。可以说,在面对清初正规军的时候,哥萨克的战斗力并不出色。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像我国各省区的情况不同一样,有些省份自然资源丰富,就偏向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开发,云南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资源匮乏的省份则更多的是以商业贸易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浙江的小商品市场,沿海城市的对外经贸等。而在一些投资环境比较好,人才聚集的省区,则会发现更多的创新型产业的兴起。

国际上的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国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谓富得流油。这些国家依靠资源输出发展本国经济,也是无可厚非的。

说道俄罗斯,本身油气资源就很丰富,供应欧洲,供应中国,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在国际舞台上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航空航天、新型武器装备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在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先行一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与中国合作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当然,俄罗斯也在改变单纯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学习中国的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俄罗斯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阅读:

被藿香正气水送进抢救室?解暑神药吃不对真要命
秋燥易伤肺 秋季如何养肺?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养生
体检项目 你选对了吗
学习困难门诊能否帮孩子逆袭?家长存在认知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