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的原因有2/3在于女方,输卵管阻塞一向是主要原因,但自从普遍重视预防感染及广谱抗生素问世以来,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产科和妇科炎症已大为减少;另一方面,有关内分泌疾病的认识及检查技术不断进展,对卵巢功能不全...
不孕症的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8%~17%,平均为10%左右。因此,不孕症并非少见,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候。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随环境污染等原因不孕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每7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在其生殖期的某...
凡夫妇同居2年以上,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未能怀孕者,称为不孕症。婚后2年从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有过生育或流产,又连续2年以上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对正常的育龄夫妇,在具有正常夫...
精浆是附睾、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旁)腺等附属性腺生成的分泌液所组成的混合物。据统计,精浆的60%来自精囊,30%来自前列腺,5%~10%来自附睾、尿道球(旁)腺等。 精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作为一种介质...
男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功能,起于膀胱的尿道口,止于尿道外口。成人男性尿道长度约为16 ~22cm,管径平均为5~7mm。全长可分为3部分,即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临床上把前列腺部和膜部称后尿道,海棉体部称前尿道。 ...
阴茎是男子的性交器官。在成人平均长7~10cm,勃起时可增长增粗。 阴茎可分为头、体和根3部分。后端为阴茎根,藏于阴囊及会阴部皮肤的深面,固定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中部为阴茎体,呈圆柱形,悬于耻骨联合前下...
睾丸与附睾在胚胎初期位于腹腔后壁肾脏下方,直到降生前不久才经腹股沟降入阴囊内。 在睾丸下降之前,从睾丸下端至阴囊底有一条间充质形成的带,称睾丸引带。同时在相当成人腹股沟管腹环处,腹膜向外突出成...
阴囊是一皮肤囊袋,位于阴茎的后下方。阴囊的皮肤薄而柔软,有少量阴毛,色素沉着明显。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组成。肉膜是阴囊的浅筋膜,含有平滑肌纤维。平滑肌随外界温度变化呈反射性的舒缩,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有利于...
输精管是附睾管的直接延续,长约50cm,管壁较厚,肌层比较发达,而管腔细小。输精管行程较长,按照其行经的部位可分为4部分:①睾丸部:位于睾丸后缘。自附睾尾端,沿睾丸后缘上行至睾丸上端。②精索部:介于睾丸上端和腹股沟...
精液的凝固、液化是精液生化转化的重要过程。射出的精液通常呈灰白色或略带黄色,相当粘稠。精液射出以后迅速凝固,凝块通常在5~20分钟内自然液化,形成粘度不同的液体。在体外及女性生殖道内,液化的过程均能发生。...
人的精子形似蝌蚪,总长约60μm。由含亲代遗传物质的头和具有运动功能的尾所组成。精子头呈扁平卵圆形,正面观呈卵圆形,侧面观呈梨形,长约4~5μm。尾长约55μm,近头端较粗 ,直径约1μm,末端较细约0.1μm。在透射电子...
顶体反应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必不可少的条件,顶体是精子头部类似溶酶体的一种结构,含有许多水解酶如透明质酸酶、顶体素、蛋白酶、磷酸酶等,其中以透明质酸酶与顶体素在受精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大。透明质酸酶能溶解卵...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的生理过程,是精子在受精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实,精子在附睾内已经获得了受精能力,但由附睾分泌的一种物质附于精子表面,抑制了他的受精能力,这种物质被称为去能因...
精子随精液射到阴道中,经过宫颈、子宫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之所以顺利进行,与精子的活动性及女性生殖道的生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1)精子进入阴道:性交时精液射进阴道后,大部分积存在...
母婴传播是沙眼衣原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孕妇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阴道分娩时60%~7 0%的新生儿有被感染的危险,引起新生儿结膜炎、肺炎、中耳炎、女婴阴道炎等,其中新生儿眼结膜炎的发病率最高。另外,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的患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感染后,潜伏期为数天到数月,一般是1~3周。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妇女最常见的是引起化脓性宫颈炎,出现脓性白带增多,可伴有外阴瘙痒。如果引起尿道炎时,约一半病人出现尿急、尿频和排...
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播的。传染源即是患病病人,性伙伴越多,被感的机会就越多。据统计,有衣原体宫颈炎的妇女,其性伴侣的感染率可达28%,而有衣原体感染的男性的性伴侣,其宫颈衣原体检...
急性乳腺炎的诊断要点为:①患者多为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为多见,发病前多有乳头皲裂破损史及乳汁淤积不畅史。②局部症状:乳房红肿热痛化脓。患侧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③全身症状:寒战、高热、烦躁、乏力、便干...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病症,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细菌可自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至乳腺实质。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放、化疗期间,首先应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等。因为放、化疗均有较大的细胞毒性,不仅仅对肿瘤细胞,而且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而使白细胞严重下降,还可能对肝细胞造成损害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