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庭教育各有不同,因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各不相同。“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教好孩子,就允许百花齐放,但“科学育儿”也要谨防误区。
误区一放任自流保持孩子“本色”
一年级新生入校,我发现班中有个孩...
误区一:婴儿是母乳喂养的最大受益者
正确地说,母乳喂养的最大受益者是母亲,其次才是婴儿。高质量哺乳首先确保了母亲乳腺、卵巢健康,使她们远离乳癌。海内外几乎所有有关母乳喂养的研究、宣传都将重点放在...
一、母乳辅食缺一不可 母乳可满足4~6个月婴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然而4~6个月以后,应合理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如蛋黄、米粥、面片、肉末、肝泥等。要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
1)新生儿窒息 造成新生儿窒息有三种情形:宫内窒息、分娩过程窒息以及娩出后窒息。 胎儿窒息时,胎动从快-消失,胎心从加快-慢-不规则,最后胎心消失。 分娩过程窒息常见于难产、滞产。 娩出后窒息,轻者...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想要什么,而是家长想要什么;不是孩子痛苦,而是家长不忍心……
现在的家长常感叹,孩子生得起养不起———要给孩子吃最好的奶粉,穿最好的衣服,玩最好的玩具,去最好玩的地方,选择最好的医院……结果往...
单身妈妈的育儿故事
我在去找杨阳的时候一直在想,作为一个一直单独抚养儿子成长的妈妈,一定有一肚子苦水需要倾诉。可是当我敲开她家大门,迎接我的她身穿粉红色上衣,一脸温柔的微笑,看不出一丝苦涩的痕迹……
...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人们通过各种功能器官来享受着这一切。然而对胎儿进行美学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母亲将感受到的美通过神经传导给胎儿,美育培养也是胎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胎教法就是指根...
1)新生儿窒息
造成新生儿窒息有三种情形:宫内窒息、分娩过程窒息以及娩出后窒息。 胎儿窒息时,胎动从快-消失,胎心从加快-慢-不规则,最后胎心消失。 分娩过程窒息常见于难产、滞产。 娩出后窒息,轻者皮肤青紫...
0-6个月 宝宝刚刚出世,妈妈要格外小心。
1.妈妈们至少6个月之后才停止母乳喂养。
2.宝宝一般在4-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
3.如果宝宝到了该吃辅食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对乳品的不满意,以前如果一觉睡到天亮,现...
6-12个月
你的宝宝开始喜欢自己吃东西,放手让他使用调羹,不要担心弄得满桌满地。
24.你的宝宝学会了爬,所以他需要更多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提供体力,比如鱼类、谷物、水果等。
25.不要担心把甜的和咸的混合在一...
12-18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的生长速度会减慢,食欲也减弱,如果他吃得比以前少,妈妈完全不用担心。
36.现在,你该培养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最好能吃5顿,水果和蔬菜必不可少,早饭包括一个水果,中饭和晚饭都要有蔬菜。
...
18个月到2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主意,决定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所以尽量给他提供丰富的食物选择,免得宝宝吃饭成为你的难题。
42.如果宝宝不想吃,就把食物拿开,而不是逼着他吃。
43.给宝宝吃健康的零食,让...
2-3岁
这个阶段,你的宝宝会很乐意跟你一起在厨房忙活。
52.让你的宝宝和你一起做饭,这样可以提高他对吃饭的兴趣。
53.如果他告诉你他饿了,最好马上让他吃到东西,因为宝宝很可能在等待的过程中被其他东西所吸...
由于近日气温急剧下降,孩子出门稍不注意往往易受风寒而患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防寒保暖对于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很重要。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让孩子用温水而不...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想要什么,而是家长想要什么;不是孩子痛苦,而是家长不忍心……
现在的家长常感叹,孩子生得起养不起———要给孩子吃最好的奶粉,穿最好的衣服,玩最好的玩具,去最好玩的地方,选择最好的医院……结果往...
单身妈妈的育儿故事
我在去找杨阳的时候一直在想,作为一个一直单独抚养儿子成长的妈妈,一定有一肚子苦水需要倾诉。可是当我敲开她家大门,迎接我的她身穿粉红色上衣,一脸温柔的微笑,看不出一丝苦涩的痕迹……
...
儿童偏食、近视眼、口吃等,一直是父母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后天养育不当就会让孩子留下“病根”。想让孩子平稳过度儿童保健的关键期,以下四点父母要好好把握。
1.最佳喂养年
李姐六岁的女儿十分可爱,但有件事却让...
幼儿期好奇心强,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家长应格外注意。
(1)烫伤
预防:
热水瓶应放在小儿够不着的地方,正在烧煮的炉子、 滚烫的沸水也应避开小儿。
热水袋、取暖器不宜直接放在被窝, 洗...
1、 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
2、 经常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乐。
3、 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要泼冷水。
4、 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5、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6、 不...
某刊载:一母亲患病,让6岁的女儿看1岁的儿子。女儿说:“弟弟总是哭。”母亲说:“喂点吃的。”“喂了还是哭。”“在哭,把他扔到河里去。”到了晚上,母亲问女儿:“你弟弟呢?”“我喂了他吃的还哭,我就把他扔到河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