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囊肿。2.甲状腺腺瘤的癌变率较高约达10%~20%,腺瘤切除后应送病理检查。特别是术中见有明显粘连,可疑癌变者应摘除后立即送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需改作根治术治疗。3.甲状腺腺瘤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应行甲状腺次全切除,不宜行单纯腺瘤摘除。
1.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囊肿。
2.甲状腺腺瘤的癌变率较高约达10%~20%,腺瘤切除后应送病理检查。特别是术中见有明显粘连,可疑癌变者应摘除后立即送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需改作根治术治疗。
3.甲状腺腺瘤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应行甲状腺次全切除,不宜行单纯腺瘤摘除。
1.年龄小,病情轻的患者。
2.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1.治疗口腔部感染(如龋齿、扁桃体炎);囊肿破溃成瘘而有痰症者,应抗感染,待炎症消退后手术。
2.术前3日用3%硼酸水含漱。
3.下面部、颈部皮肤常规准备。
1.体位,切口:体位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胸骨切迹上2横指沿皮纹横行切开。切口宜靠近腺瘤,长度视腺瘤大小而定。
2.显露腺瘤: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及性质。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
3.切除腺瘤:如为囊肿多系良性,可先缝扎或钳夹腺瘤表面甲状腺组织的血管,然后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直达腺瘤表面,用弯血管钳或手指沿腺瘤周围作钝性分离直至蒂部,将腺瘤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中剥出,将蒂部钳夹、切断后结扎,切除腺瘤。在剥离过程遇有出血点时均应钳夹止血,待腺瘤切除后,血管钳所夹的血管组织须一一结扎。最后,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包膜,以消灭腺瘤切除后所留下的残腔。如为实质性腺瘤,在切除过程中应将肿瘤周围的1cm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
4.引流、缝合:仔细止血后,于腺瘤窝置一胶皮片,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有:①切口内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②气管塌陷;③喉头水肿;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如因切口内出血所致,还可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等。发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在病人床旁进行抢救,剪开缝线,敞开切口,除去血肿,如血肿清除后,呼吸困难仍无改善,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气管塌陷常因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使之变软,当切除腺肿后,气管内失去支持而塌陷,因此术中即应作气管切开术。喉头水肿一旦出现,应采取头高位,充分给氧,如不好转,也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麻痹而引起严重呼吸困难,需作气管切开。
2.甲状腺危象:病因尚未肯定,危象的发生多由于手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致。甲状腺危象多在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表现为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在120次以上),烦躁,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样泻。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病人常很快死亡。
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均有声带不同位置的瘫痪。多由于颈部外伤及手术误伤所致,如甲状腺手术,特别是再次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者较为多见。
忌辛辣刺激饮食以及发物如羊肉鹅狗肉等,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补充维生素蛋白质,一般优甲乐需要长期应用,定期复查甲功。
1.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体温高、脉搏快,有发生危象趋势,应肌肉注射冬眠ⅱ号。
2.暂禁饮食,静脉内补液,用抗感染药物和蒸气吸入。
3.术后取头高30°斜坡位2~3日(全麻病人清醒后再抬高),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4.病人床边应备气管切开包,以备万一发生窒息时抢救使用。
1.术中应仔细止血,如腺瘤较大,较深,在缝扎时应注意勿损伤深部的喉返神经。
2.如果腺瘤包膜不完整,质硬,呈结节状,周围明显粘连,应行次全切除,立即送冰冻切片,如为恶性,应改作根治手术,扩大切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