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是指男性的尿道口不是开在阴茎的最前端,而是位于龟头下方、阴茎腹侧、阴茎根部或会阴部。常伴有阴茎弯曲和睾丸下降不全(隐睾),有的男孩须蹲位排尿,更有的难辨男女,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尿道下裂并不少见,大约每300名男孩中即有1人。其中除开口在龟头下者不必手术矫治外,其余如不矫治,可影响阴茎发育或导致不育。
尿道下裂者。
病人年龄过大,全身条件差者应填重。
首先要鉴定性别。其次应常规于术前3日用1∶1000新洁尔灭液清洗会阴部,每晚1次,每次10分钟。术前1日术区剃毛。需行膀胱造瘘,令尿流改道,以免湿污敷料,造成感染。
1.体位:平仰卧位,两腿略分开即可。
2.切口:于阴茎腹侧中线两旁做两条平行切口,间距1.0~2.0cm,上端起自冠状沟,下端绕过尿道口下方0.5cm后相互连接。为使尿道口达到阴茎头,可将阴茎头两侧各切除一块三角形组织,形成创面。
3.形成皮条:分别于两切口各自向外锐性分离成皮瓣,中央部分不分离,形成皮条。
4.封闭创面:分两排进行。第1排用5-0尼龙线或丝线做全层间断缝合,使两侧皮瓣缘创面对合。第2排做减张缝合,于第1排外侧用0号丝线做5~6个褥式缝合,两边各穿一小段胶皮管,线结勿过紧,以免水肿、坏死、形成瘘孔。术终于新形成的尿道口置放胶皮片引流条。用牵引线或细钢丝将阴茎固定于腹壁上。
由于皮瓣过薄、血运不足或阴茎细小、包皮不够充足时,皮瓣缝合后张力太大或尿道腔内脓液未及时清除,伤口感染均可引起尿道瘘或伤口崩裂。如伤口感染愈合不良,则延迟拔除耻骨上膀胱造口管,暂不从尿道排尿,经常清除尿道的分泌物,并做物理治疗。瘘管小者有自愈的可能。如经3~4周的治疗,瘘管仍不愈合,可拔除导尿管,待3~6个月后局部瘢痕组织软化后再次修补瘘管。术后保持尿道口开放状态,及时清除结痂,以保证成形尿道能引流通畅,对预防感染及尿瘘形成至关重要。
适宜饮食:
1、宜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清淡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饮酒。
1.阴茎部加压包扎并将阴茎头的牵引线用胶布固定于腹壁上。必要时可于局部加1~2kg的砂袋压迫24~48小时,以防止术后出血和水肿。
2.留置导尿管至拆线,以防湿污敷料,以致伤口感染。
3.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
4.成人应常规应用镇静剂和雌性激素以防阴茎勃起。
5.进流食并给止泻剂1周,以防过早排便,污染伤口。
6.术后10~14日分次拆线,并拆除牵引线。
1.阴茎皮肤质地薄软,宜多用锐性分离。
2.操作宜轻柔、准确;止血应彻底。
3.覆盖尿道后,如切口处有张力,应于阴茎背侧正中做纵行切开以减张,创面覆以碘仿凡士林纱布,任其自愈,不会形成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