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外翻关闭术

膀胱外翻关闭术用于膀胱外翻的手术治疗。 膀胱外翻由于膀胱前壁缺损,尿液外溢,后壁黏膜外露,易发生严重的尿路感染,且常合并有其他先天畸形。故多在婴儿时期死亡。

按膀胱外翻的程度不同可将其分成4型:①轻型:膀胱括约肌外翻,伴有轻度尿道上裂。②中型:膀胱颈及三角区均翻出,输尿管口显露。③较重型:膀胱后壁显露,除尿道畸形、腹直肌及肌鞘的缺损更明显外,伴有耻骨联合分离。④严重型:膀胱壁全部翻在外面,伴有完全性尿道上裂、腹壁及耻骨联合广泛缺损,可并发髋关节脱位、腹股沟疝、脐膨出、脊柱裂、肛门闭锁或肠道畸形等。

膀胱外翻主要治疗方法有:①新生儿,出生48h内可不做截骨术行膀胱关闭。48h后,需要做两侧截骨术。截骨术后可用简单吊带牵引至3岁,3岁后再做外固定或关闭术。②年满l周岁的病儿可以小心应用睾丸素。③12~18个月做尿道上裂修补(一期)。④每年检测上尿路(超声)和膀胱容量(膀胱造影)。⑤应用或不用肠膀胱成形术行膀胱颈重建。⑥膀胱靠按压或间断导尿而获排空。

  •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腹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5-7天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膀胱外翻
适应症

新生儿,出生48h内可不做截骨术行膀胱关闭,48h后需要做两侧截骨术,3岁后再做外固定或关闭术。

术前准备

1.新生婴儿从产院转入小儿泌尿外科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耽搁往往超过48h,要做骨盆环形关闭很困难,应向家属交待有可能需要做截骨术。

2.重建手术前做超声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以除外上尿路异常。

3.术前1d开始应用抗生素。

手术步骤

1.皮肤切口

修剪和结扎脐,并保留结扎线,于中线脐上开始做一切口。切口深部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2.游离膀胱

以脐动脉作诱导,在两侧腹膜外于直肠前、膀胱后壁仔细进行钝性解剖,在输尿管(扪到支架管)前向下游离至膀胱颈盆面。

3.游离外翻膀胱周围皮瓣

在腹壁后伸入一手指,完成皮瓣切口,创面用热盐水纱布热敷止血。保留外翻周围皮瓣。横行切开、分离尿道盘,远端至精阜。与膀胱颈融合在一起的耻骨间组织此时清楚可见,这是个重要标志。

4.解剖后尿道

在阴茎海绵体下游离精阜和前列腺,目的是使之退入骨盆。

5.尿道成形

利用外翻周围皮瓣作为连接尿道缺损部分和建造尿道的桥梁,使膀胱和前列腺落入盆腔,使膀胱和前列腺成为盆腔内器官。用6-0合成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

6.关闭膀胱

用10号柔软硅胶尿管分别打上侧孔,尿管的侧孔位于关闭膀胱腔内,并用肠线固定。膀胱边缘修剪出新鲜的肌肉组织,用3-0合成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关闭膀胱。

7.关闭尿道

膀胱颈区和外翻周围皮瓣用5-0合成可吸收缝线缝合成管状。

8.切开耻骨间组织并包绕固定尿道

从耻骨后面松解耻骨间两端组织,并包绕尿道,用于支持外翻周围皮瓣所缝合成的皮管,并成为腹腔及会阴的界限。由于耻骨分离较宽,在这一期满意游离松解达到包埋的目的,有时是相当困难的。许多情况下,须同腹壁一起关闭。

9.耻骨的拉拢固定

耻骨做3针张力缝合。小插图显示防止缝线向后切割尿道的缝合方法,应用7-0粗线或1-0合成无创伤缝线拉拢耻骨并结扎固定。

10.脐成形术和关闭伤口

将脐移位至腹部切口的顶端。腹部切口的关闭先从腹直肌开始,逐层缝合,由上向下进行,使缝合容易完成。用粗丝线或2-0合成无创伤缝线垂直褥式缝合。由助手帮助将骨盆向中央加压,髋向内旋有助于最后完全关闭耻骨。皮肤皮下分两层缝合。

并发症

1.尿瘘

膀胱尿道交界区最易发生尿瘘。小尿瘘有时可自行愈合。术后应使尿液引流通畅,防止切口感染。

2.切口裂开

减张缝合,术后避免咳嗽、便秘及腹胀。

术后护理

膀胱外翻关闭术术后为固定已矫治好的骨盆,须用石膏包扎或使用有螺丝扣的金属夹。踝、膝关节用棉花垫保护。护理人员每4h调整绷带并按摩,保留引流3~4周。导尿管必须保持通畅,以免堵塞导致膀胱或尿道漏尿而形成尿瘘。输尿管支架管留2周。术后应使用大剂量抗菌药物。此外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事项

1.手术分离时应尽量仔细,有出血应妥善止血。

2.后尿道两侧多余黏膜应切去,后尿道缝合后利用周围软组织加强缝合1层,这样避免术后尿失禁。

3.缝合腹壁时,避免有张力,若缝合有困难时,用腹肌筋膜移植,以免术后切口裂开。

4.若尿道上裂成形术有困难,可分期手术。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