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裂伤修补术

肾损伤分开放性及闭合性两种类型。开放性损伤约占15%~20%,战时多见。闭合性损伤最常见于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肾损伤可并发胸腹脏器及其他部位创伤,特别是开放性损伤,应同时注意合并伤的诊治。

关于肾损伤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有按损伤的病理分为挫伤、裂伤、粉碎伤、肾蒂伤者。亦有按损伤的程度分为小型肾损伤(minor renal injuries)及大型肾损伤(major renal injuries)者。小型肾损伤包括肾挫伤、肾皮质表浅裂伤及肾包膜下小血肿,约占整个肾损伤的85%~90%,一般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大型肾损伤包括肾深度裂伤、肾断裂、肾碎裂及肾蒂伤,这类损伤需紧急手术治疗。

外伤史和血尿是诊断肾损伤的基本依据。腰部出现肿块者多示肾脏损伤严重,常需手术治疗。为判明肾脏损伤程度及决定是否紧急手术治疗,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应行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及CT检查,必要时可行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以判明伤侧及对侧肾脏情况。

  •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腰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3-5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肾损伤
适应症

肾裂伤修补术适用于:

在手术探查时,若发现伤肾主要裂伤裂口整齐,其余裂口浅小,整个肾脏血液循环良好者,可行肾裂伤修补术。

术前准备

1.积极抗休克治疗,备血600~900ml,供术中使用。

2.留置导尿管。

手术步骤

1.切口的选择

如有合并腹腔脏器伤的可能时,应选用经腹部腹膜内切口,以便探查腹腔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手术前能肯定无其他脏器损伤且对侧肾脏正常者,则采用第11肋间切口或12肋下缘切口显露肾脏。

2.制止伤肾出血,清除肾周围血肿

切开肾脂肪囊后,立即清除肾周围大的血块,并沿血肿方向,用左手探查伤肾,将其捏紧,暂时控制裂伤处的出血。然后进一步吸除积血,游离整个肾脏,直至肾蒂。用无损伤血管夹或心耳钳将肾动、静脉夹住,控制出血。

3.修补肾盂肾盏裂伤

控制出血后,进一步游离肾脂肪囊,显露出裂伤部位并仔细探查裂伤的深度。肾实质裂伤内的明显出血点用细针0号丝线缝扎止血。如裂伤深达肾盂肾盏,应先将裂口的粘膜层用3-0或4-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

4.缝合肾实质

肾实质的裂口,用2-0可吸收线间断褥式缝合,并在线结下垫以小肌肉块或脂肪块,以防打结时因肾实质较脆而被割裂。肾包膜用0号丝线间断缝合。

5.关闭切口,放置引流条

肾裂伤修补完毕后,放开血管夹,观察创面有无较大的出血,一般渗血可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数分钟即可止住。冲洗伤口,于肾脏下方将肾周筋膜前后两层缝合,以固定肾脏。肾周围置橡皮管引流条1~2条,逐层缝合切口。

并发症

肾裂伤修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继发性出血、尿瘘及肾盂肾炎。有时亦可因肾脏缺血发生肾性高血压,手术后应定期检查血压及尿常规。手术后3个月需行一次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观察肾脏的功能及形态。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10~14d,术后早期仍应注意伤口有无出血,有无血尿,记录出入量。

2.加强抗感染措施,抗菌药物的应用至少持续3周。

3.继续应用止血药物。

4.引流条于术后5~7d拔除。

注意事项

1.切开肾周筋膜及肾脂肪囊后,肾周血肿的压力突然解除,出血可加重,常发生血压下降,此时应加强输血。

2.在未游离出肾蒂并看清肾蒂之前,不可盲目钳夹,以免损伤周围脏器。

3.钳夹肾蒂不得用一般血管钳或肾蒂钳,以免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肾脏血液循环障碍。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