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梗阻若以上述的手术不能解除时,则常需成形手术重建盂管新的开口,使肾盂获得好的正常引流。肾盂成形术的方法虽然较多,但其基本要点是利用宽大的肾盂壁瓣修补,以增大狭窄部的管腔直径,并同时达到使减缩的肾盂腔在其最低部与输尿管相连通,务使盂管口成漏斗形(图7.2.6.3.2-0-1)。手术技术大体上采用切断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经修整后重新吻合,或不切断连接部,只用各种肾盂壁瓣移位增补狭窄段的部分管壁。
这类成形术较前述的那些方法要细致复杂些。如无技巧方面的问题,则手术效果较肯定。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积水已有百年的历史,但至20世纪中叶,仍不断有新设计的方法报道,但尚无一种定型方法作为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惟一治疗措施。这固然因病因各异病变范围不同之故,但每个泌尿外科医师的经验及应用习惯也是重要因素。切断肾盂输尿管连附的成形术,虽有彻底切除发育不良管壁,适宜剪裁后吻合于理想部位的优点,但也有损伤肾盂输尿管血运较重,影响吻合口愈合,导致手术失败或发生尿瘘的可能性。
不切断肾盂输尿管连附的成形术,虽有保留局部一部分血液循环及泌尿系组织有利于切口的愈合生长,但狭窄段太长时,蒂形肾盂壁瓣移位修补有困难,而且不能完全切除发育不良组织,不免有术后蠕动波传导受阻之嫌。虽然两类方法有缺点,但可采用某些技术改进加以弥补,如切断输尿管时可保留来自肾盂的固有血管及输尿管上段血管的吻合支,用螺旋形肾盂壁瓣可延长修补过长的输尿管狭窄段。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应用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较短输尿管段狭窄,肾盂扩大不明显,勿需行肾盂部分切除术者。
需缩减肾盂时或肾下极有异位血管需交换位置时。
显露好肾盂及输尿管上段后,将肾盂输尿管的连接部完全游离出来,并以牵引钩上拉翻起,显露出肾盂后壁下部、盂管连接部及输尿管上段后壁。先在扩大的肾盂做一“V”形壁瓣,尖端至盂管狭窄部,两侧切口直达肾实质边缘。“V”形瓣宽长度视狭窄长度而定。将切口经盂管交界部继续向输尿管伸延至狭窄段全长。
置妥输尿管支架管及肾盂造口管,然后将肾盂壁瓣的“V”形尖端向下牵引与输尿管切口的最低部缝合。“V”形瓣的两侧缘再与撑开的输尿管侧壁缝合,使狭窄部由V形肾盂壁瓣嵌补而得以宽大。
术后48~72h拔除引流,1周后拔除肾盂输尿管支架管,待证实吻合口畅通功能良好时,拔除肾盂造口管。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