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肺减容术

肺减容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为肺气肿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取得了较确切的临床效果。肺减容术开展的时间尚短,掌握好肺减容术的适应证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很重要。肺减容术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胸骨正中切口双侧肺减容术、胸腔镜肺减容术和常规后外侧切口单侧肺减容术。VATS肺减容术具有微创外科手术的特点,更适合于心肺功能很差的重度肺气肿患者。

  • 就诊科室:心胸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胸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3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肺气肿
适应症

终末期肺气肿。

手术步骤

1.体位

单侧胸腔镜肺减容术采用侧卧位,双侧胸腔镜手术时,一侧手术结束后再改变体位进行对侧手术。

2.切口

胸腔镜套管位置选择在腋中线到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其他第2~4个器械操作套管切口根据病变部位而定,其中2个操作套管切口通常选在腋前线第4肋间和腋后线第7肋间。

3.肺减容部位选定

内镜套管置入后,经胸腔镜观察,选定肺气肿严重的“靶区”。“靶区”的选定要结合术前胸部CT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进行。

4.病肺切除

拟切除的病肺“靶区”选定后,经操作口置入分离钳或剪刀,松解胸腔内所有粘连,断下肺韧带,从后侧操作口置入肺牵拉钳提起准备切除的肺组织,从前侧操作孔置入带牛心包垫的内镜缝合切割器,夹闭拟切除的肺组织,击发,完成一次切割。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夹闭切割,每次的肺切割缘应当相互重叠,直至完成靶区的切除。切除肺的范围约占一侧肺容量的20%~30%,剩余肺形态与胸廓形态相近。肺减容手术结束。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改双肺通气,检查有无漏气。胸腔镜监视下行肋间神经封闭。分别经2个套管口置入闭式引流管,一根放置在胸膜顶,另一根放在肋膈角。

并发症

1.漏气

漏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40%~50%,常发生在肺切割缘交界处和松解粘连处肺表面,注意:①分离胸腔粘连时要仔细轻柔,一旦有肺破裂,要用带牛心包垫的内镜缝合切割器缝合闭锁或者用牛心包做垫片缝合修补;②每一次肺切割要有适当的重叠。

2.呼吸功能不全

终末期肺气肿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一般状态较差,术后极易发生二氧化化碳潴留,呼吸功能不全和呼衰。呼吸道的管理十分重要,包括拔出气管插管前吸净大气道内分泌物,术后鼓励患者咳嗽,协助叩背排痰,必要时经鼻导管或纤支镜吸痰。保持引流管通畅,控制液体入量和选用适宜的抗生素也是重要的措施。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