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手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于折返运动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的特点是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发作时心率一般160-220次/分,每次发作可持续不及1秒或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部分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如常人,发作间隙长短不一,发作时可刺激迷走神经、使用药物、同步直流电或经食道超速调搏使心动过速终止,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治疗。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可根治室上速。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 就诊科室:心胸外科
  • 手术方式:介入
  • 手术部位:胸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1-2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适应症

室上性心动过速。

术前准备

1.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一般需要住院进行,需要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血液化验等)。

2.饮食注意事项:手术前6-8小时内不要进食进饮。

3.告诉医生所用药物的名字和剂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4.告诉医生对药物过敏情况。

手术步骤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在一个有特殊设备的手术间进行(称为导管室)。导管室工作人员通常包括电生理医生、助手、护士和技师。患者躺在X光检查床上,医务人员会将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身体连接,并将您身体用无菌单盖住,医务人员穿戴上无菌手术衣和手套。

首先导管插入部位(腹股沟、手臂、肩膀或颈部)的皮肤消毒,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穿刺针穿刺静脉/动脉血管,电生理检查导管通过血管插入心腔;心脏电生理检查所用的电极导管长而可弯的导管,能将电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电极导管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发放微弱的电刺激来刺激心脏,以便诱发心律失常,明确心动过速诊断;然后医生通过导管找到心脏异常电活动的确切部位(此过程称为“标测”),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消融治疗,从而根治心动过速。

术后饮食

健康饮食。

术后护理

1.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

2.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

3.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

4.如果术后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但并未真正发作,无要紧张勿需特殊治疗;

5.术后一般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6.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7.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

注意事项

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征,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慎重选择。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以上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对于早搏等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缩短病程,只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要高度警惕其毒副作用;只有当心动过速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身体发育时才积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适合情况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