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破裂多发生于严重的胸部撞击伤或挤压伤。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伤的不断增多,闭合性气管及支气管破裂已不少见,并成为胸部创伤早期死亡的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胸部遭受突然的暴力挤压时,其前后径减小,横径增大,两肺向左右分离,当隆嵴受到的牵扯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主支气管即可发生破裂。②胸部受挤压瞬间,声门紧闭,气管被挤压于胸骨与脊柱之间,气管内压力骤然增高,远远超过胸膜腔内压力,气流冲破气管壁而发生破裂。③在解剖上,环状软骨和气管隆嵴部相对固定,而肺悬垂于两侧。当胸部受伤时,肺被挤向两侧及向后方,对隆嵴附近的支气管产生剪切力,导致该部破裂。
1.胸部外伤后,经充分胸腔闭式引流,肺未能复张者。
2.经CT及纤维支气管镜明确诊断有气管或支气管破裂,且裂口大于lcm者
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行胸腔闭式引流降低胸内压,改善病人呼吸困难。
2.输血补液纠正病人一般情况。
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延迟诊断者,积极准备,尽早手术。
1.进入胸腔后,仔细探查,寻找破裂部位,确定范围及程度,相对简单的修补术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要。涉及到隆嵴或双侧主支气管的复杂损伤,应在体外循环下才能安全地进行修复。
2.若裂口在气管膜部或支气管的破口不大,边缘修齐后,间断缝合修复。
3.若支气管破口大而边缘不整齐或完全断裂者,应修剪断端,重新对端吻合。
4.吻合应避免管腔旋转扭曲,膜部对齐。可先缝合4个定点,缝合针间距不应小于0.15cm,缝合线应结扎于管壁外。可用不吸收的丝线、细尼龙线或可吸收缝线。使用可吸收线有助于减少术后肉芽组织形成和继发的吻合口狭窄。
5.吻合完毕,嘱麻醉师鼓肺检查吻合口无明显漏气后,用附近胸膜、肋间肌瓣或其他组织覆盖吻合口。冲洗胸膜腔,放置上、下两根引流管。
1.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术后早期可能有少量漏气,必要时加负压吸引,待漏气及胸腔渗液停止,肺完全膨胀后才可拔出胸腔闭式引流。
2.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伤员咳嗽排痰,给予雾化吸入。既往有人主张术后行气管切开,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声门关闭造成的气管内压力增高,有利于吻合口愈合。现在认为,如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难以咳出者,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不一定要做气管切开。对已行气管切开的病例,应加强气管切开护理,选用刺激小的抗生素加入α糜蛋白酶,定时气管滴注或雾化吸入。
3.继续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4.2~3周后行气管镜检查,如发现肉芽增生,可予以烧灼;若发生狭窄可行扩张,每周1~2次,直至吻合口通畅为止。
5.对支气管断裂第一次行端端吻合,而吻合口不通,萎陷肺不能复张的伤员,可先保守治疗,6个月后重新考虑支气管重建,尽量避免肺切除术。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闭式引流通畅。
3.选用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4.气管断裂端端吻合者颈前屈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