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同主动脉瓣狭窄一样也有两种手术方法:即瓣膜成形术与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体外循环问世之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有两种手术方法:一是环缩术,二是瓣膜二叶化成形术。1958年Lillehei等利用体外循环行二叶化切开或用Ivalon海绵做单瓣叶扩大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960年Mulder等报道了不同类型的瓣膜成形方法。目前常采用的有瓣膜悬吊术、瓣环环缩术以及瓣膜修复术。

  • 就诊科室:心胸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胸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复合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2-4周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50000元
治疗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适应症

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出现心悸、气急、胸痛等症状,脉压增宽超过收缩压的1/2以上,且有典型的泼水音、水冲脉等。胸片显示左室扩大,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厚劳损,应进行手术。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狭窄并存的病人,当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12mmHg时,应及时手术。

3.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产生的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在感染控制,心功能改善与稳定后,施行手术。但如反复出现动脉栓塞,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赘生物者,也应尽早手术。

4.闭合性胸外伤引起的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因正常左心室不能承受陡然增加的容量负荷,短期内即可发生心力衰竭。因此,应争取短期内手术。

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临床症状轻微,但在系统随访过程中,心脏进行性扩大,左室核素造影,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进行性下降,也应进行手术。

6.在无症状的病人中,当心胸比例超过5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收缩末期直径>55mm或舒张末直径>75mm,应施行手术;当左室收缩末期直径等于50mm或EF<40%和平均环行纤维缩短率<0.6/s时,亦应手术。

7.主动脉瓣狭窄。

禁忌症

1.当反复发生心力衰竭,主动脉瓣区反流性杂音减弱,脉压不增宽,心电图电轴明显左移(-30°),同时出现前外侧壁心肌梗死时,施行手术危险性极高,手术应慎重考虑。

2.心功能Ⅳ级,X线显示左心室极度扩大,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收缩末期直径>6.0cm,左室短轴缩短率<25%,表明心肌功能已达不可逆的程度,则预示手术效果不良。应列为相对禁忌证。

术前准备

除按一般心内直视手术准备外,应认真分析病史,进行全面的检查,超过40岁以上的病人,除常规的心脏超声检查外,应选择性的进行主动脉逆行造影,左室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详细了解左心功能,主动脉瓣病变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冠状动脉病变并存,以设计手术方案。吸烟者至少术前戒烟10~14d。心肌抑制药物术前3d应停用,抗心律失常药及冠状动脉扩张药可一直用到术前当日。

手术步骤

1.切口及建立体外循环。

2.主动脉切口:体外循环运转后,体温降到30℃时,阻断升主动脉,灌入冷心停搏液,同时进行心表降温。心停搏后作主动脉横或斜切口,切口下端距右冠状动脉开口约1~1.5cm。观察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置,确认主动脉瓣病变确需换瓣。

3.缝牵引线:在主动脉瓣三个交界处各缝一牵引线。

4.切除瓣膜:先分别切除三个瓣叶,边缘留2mm,然后清除瓣环上的钙化组织,用测瓣器测量瓣环以确定人工瓣膜号码。

5.缝合:用2-0带支持垫双头针的尼龙缝线,从上向下间断褥式缝合,缝过瓣环后立即缝在人工心瓣的缝合圈上,注意缝线在瓣环和人工心瓣的缝合圈上要分布均匀而且相称,针距一般为2mm。

6.着床:将所有缝线理好拉直,将人工瓣推入瓣环之下,确认着床到位,而且证明人工瓣没有阻塞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后一一打结。最后再一次检查,确定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通畅。

7.冲洗:彻底冲洗人工瓣上下的主动脉和左室,向主动脉和左室内灌满生理盐水。

8.缝合切口:用4-0或5-0缝线连续缝合主动脉切口两道,最后一针收紧前应进行排气。

9.排气与复苏:左心及升主动脉排气后,开放升主动脉阻断钳。此时应注意保持左心引流通畅,避免左心膨胀。如不自动复跳,可用电击去颤复苏。

10.辅助循环与停机:复苏后,使心脏处于无负荷跳动一段时间,然后开放上、下腔静脉阻断带,进入并行循环。辅助循环一段时间后,如符合停机条件,应及时停机。

并发症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包括:

1.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严重肥厚劳损者,心肌增厚可超过正常的2~3倍。由于心肌的病理改变,特别是术中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损害与心肌水肿,术后早期可突然出现多发性室性早搏,并且短时内可转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引起阵发性昏厥,偶尔并可连续多次出现。紧急处理的措施是快速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并持续静脉滴注,如果无效,应行电击复律。这种情况与电解质紊乱、低钾或低镁所致的心律失常不同,在治疗上较为困难,并有反复发生的倾向。也可立即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泵,增加心肌灌注血流,使心肌做功降低,心律紊乱常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内可出现管型菌和蛋白,尿素氮增高。术中如灌注压低可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术后早期肾血管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特别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时,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有的病人虽然心肺功能稳定,但停止机械辅助呼吸之后,即使血压与动脉氧分分压正常,但首先出现的是少尿,甚至静脉注射速尿,效果也不显著。如重新辅助呼吸充分给氧,尿量即可显著增多。如果这种继发的影响使肾血管缺血缺氧时间过长,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术后饮食
适宜饮食:
 
1、宜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清淡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饮酒。
术后护理

1.血容量补充:术后宜补充合适的全血与血浆,晶体液要适当限制,术后2~3日内要保持适当的液体负平衡。

2.心律紊乱及低钾的处理:术后心律紊乱最主要是由于低钾,因此术后要积极补钾,详见体外循环术后处理。

3.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药物的应用:换瓣病人多有左心功能不全,因此术后要常规使用血管扩张药。血压偏低亦不禁忌使用,可以与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合用,取得平衡。

4.人工呼吸:常规使用人工呼吸,减轻心脏负荷。一般病人使用6~12小时;重症病人可延长使用时间,直至病情平稳为止。

5.抗凝治疗:使用机械瓣者,常规于术后抗凝,一般待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后开始,即术后24~48小时开始口服华法令,同时使用肝素,肝素是弥补华法令从口服到起作用这段潜伏期的需要。华法令首次剂量为5~10mg,肝素为1mg/kg,但要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的结果来决定剂量。要求维持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的1.5~2.0倍左右。但在术后24~48小时阶段给华法令时应注意是否有引流液增加或浓度改变。也有人主张术后48小时之后才开始给抗凝药。

注意事项

1.心肌保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其突出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左心室离心性肥厚劳损,心肌纤维伸长,心肌功能损害严重,因此,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由于主动脉瓣反流,经主动脉根部注射心脏停搏液的方法,因反流入左心室,致使冠状动脉灌注不良,如切开升主动脉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插管直接灌注,有时因心脏没有停搏,不但插管困难,而且心肌缺血缺氧的时间延长。可以采用综合的措施: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即进行全身降温,并做左心减压,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待鼻咽温达31~32℃时,阻断腔静脉束带,然后阻断升主动脉,仍由主动脉根部注射首量心脏停搏液1000~1200ml,术者间歇握紧心脏以减少反流,一般心脏即可逐步停跳,如停跳不完全,这时再切开升主动脉,进行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插管灌注,以后,严格按照每间歇20min灌注1次。对主动脉手术,近年来主张采用冠状静脉窦插管逆行灌注,这样不仅可使心肌获得良好的保护,而且不影响手术操作,缩短了冠状动脉缺血的时间。但心肌保护液的用量也应适当增加。

2.缝合瓣环的要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通常瓣环扩大而且脆弱,瓣叶变薄,特别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瓣叶破坏。必须采用带垫片间断褥式缝合,进针必须牢靠,针距必须均匀。打结时应该适度,避免组织撕裂引起瓣周漏。如因夹层动脉瘤或Marfan综合征引起的关闭不全,应用带瓣管道或同种主动脉做Bentall手术。

3.心内膜炎感染病灶的清除:细菌性心内膜炎侵犯主动脉瓣较二尖瓣多见,而且是引起后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原因。

4.主动脉瓣环扩张的处理:在主动脉根部过度扩大,主动脉瓣叶质量尚好。可行主动脉壁及无冠瓣叶的V形切除,切除后两创缘用5-0聚丙烯线连续缝合以缩小主动脉环。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