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动静脉瘘范围不大,切除后可行端端吻合。若切除后动脉缺损较长,则须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有时,动静脉瘤的瘤囊小,动脉管壁的损伤很少,也可将瘤囊作楔形切除后,直接横行缝合动脉。
一般动静脉瘘范围不大,切除后可行端端吻合。若切除后动脉缺损较长,则须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有时,动静脉瘤的瘤囊小,动脉管壁的损伤很少,也可将瘤囊作楔形切除后,直接横行缝合动脉。
1.控制近端动脉、切口与显露 均同经静脉修复动脉术。
2.分离瘤囊:分别分离动脉和静脉的近、远端,各绕一纱布带控制血流;或在动脉用血管夹控制。仔细分离、结扎和切断瘤囊部静脉和动脉的分支[图2 ⑴]。先部分阻断静脉的近端,几分钟后再完全阻断;以后再阻断静脉的远端和动脉的近、远端[图2 ⑵],以免突然增加心脏负担。沿血管壁完全分离瘤囊。
3.切除瘤囊及吻合
⑴紧靠瘘孔处切除瘤囊,尽量保留健全的动脉。在切除后,动脉的缺损一般仅1~2cm长[图2 ⑶],可作直接端端吻合而无明显张力[图2 ⑷]。
⑵静脉残端牢固结扎后再加缝扎。
⑶在个别情况下,动脉损伤大,管壁破坏多,或近端过度扩张时,需较广泛切除。切除后,如动脉的缺损过长,则需进行血管移植[图2 ⑸]。
1.将伤肢平放或稍抬高,注意观察伤肢颜色、温度及末梢动脉的搏动。
2.继续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
3.手术伤口用厚纱布垫加压包扎,但不可过紧而阻碍肢体远段的血运。
4.残余瘤囊内如有积液,可穿刺抽尽液体后加压包扎。
5.如伤口感染、化脓,应及时引流。
6.伤口内如有出血,应及早进行手术,补加血管裂口缝合、纱布填塞或分离动脉近端后加以结扎。
7.术后伤肢慢性缺血严重者,可反复施行交感神经节封闭,或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动静脉瘘被闭塞后,由于循环血量骤增,常引起血压忽然上升,从而加重已被损害的心脏的负担。所以,须先逐步阻断静脉的近端,以后再阻断静脉的远端,最后阻断动脉的近、远端,以减少血压忽然上升的现象。
1.控制出血是个关键。在既不能使用止血带又无法控制动脉近端的情况下(如腋动脉上段大型动脉瘤不易显露和控制锁骨下动脉,臀上、臀下动脉瘤不便另作切口控制髂内动脉),则不得不直接切开瘤囊,一面吸除血块、血液,一面急速用手指或纱布垫堵塞动脉裂口。随后逐渐移动手指,在直视下一针一针地加以缝合结扎。
2.瘤囊上面的组织应细致剥离,并拉开神经,但只需显露囊的前壁,不要剥离过多,以免影响侧支循环。
3.对裂口大、出血多的瘤囊。切开后一定要在直视下先在动脉近端缝合一针,结扎后大部分可以停止出血。然后移开手术,再加针缝合。每针缝合要准确,以免术后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