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手术

Arnold手术用于先天性腓骨缺损的手术治疗。腓骨缺损的病儿除足下垂外翻及胫骨向前弯曲畸形外,在腓骨缺损的区域有紧张的纤维束带或纤维软骨组织束带。这种束带是继续增加畸形的主要原因。除束带有少许骨质或钙化的软骨者外,均不能在X线上显影。因束带从胫骨近端外侧边缘开始,向下延伸到跟骨的后外侧,所以它像一个紧张的弓弦使足下垂和外翻,并增加胫骨向前呈弓形弯曲的程度,且可能影响胫骨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早期手术切除其束带,并松解足部后侧的全部紧张的软组织。必要时进行跟腱及腓骨长、短肌腱延长术。如果在婴幼儿进行此手术,胫骨的前弯可逐渐减少,甚至可以完全消失。但在5岁以后,虽行上述手术,自然矫正胫骨前弯畸形的可能性就很少,最后需用截骨术矫正。

  • 就诊科室:骨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四肢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静脉麻醉/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3-6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1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先天性腓骨缺如
适应症

Arnold手术适用于:

Ⅱ型先天性腓骨缺损伴马蹄外翻畸形,年龄3个月以上即应进行手术,越早手术效果越好,5岁以后手术,胫骨前弯畸形难以纠正。

禁忌症

1.全身情况不良、有重要脏器疾病。

2.手术区域附近皮肤有感染病灶。

3.肢体短缩8cm以上。

手术步骤

1.切口

从小腿外侧中上1/3交界至跟骨后外侧做波状切口12~14cm

2.显露和切除纤维软骨束带

沿切口方向显露纤维束带或纤维软骨束带。此束带常位于腓骨长、短肌的深面,并形成小腿外侧肌间隔。束带附丽于胫骨中上方外侧至跟骨外后方呈弓弦状。在跟骨后外侧找至束带远端的附丽处,由远侧向近侧尽可能完整切除

3.切开关节囊、延长挛缩肌腱

为彻底矫正足下垂、外翻畸形,可做踝关节的后外侧关节囊切开,如跟腱和腓骨肌挛缩,可做Z形延长

4.缝合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皮下、皮肤。

并发症

Arnold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腓总神经损伤及畸形复发。遵循上述术中注意要点,可避免损伤腓总神经,并取得满意矫正效果。如病变严重,踝关节不稳定,以后需做踝稳定术或融合术。

术后护理

足置于正确的矫正位,用长腿管形石膏固定2~3周。去石膏后,鼓励病人承重练习走路。如果踝关节出现不稳定,可穿戴支架。如病儿年龄增大后踝关节仍不稳定,除继续用支架控制外,还可采用踝关节融合手术或踝关节重建术。

注意事项

1.纤维束带切除松解要彻底,踝关节后外侧挛缩关节囊要切开,挛缩的跟腱和腓骨肌要延长,才能较满意矫正马蹄外翻足畸形和防止胫骨继续向前弯。

2.切除上端纤维束带时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