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排腕骨切除术

由于逐年、连续的文献报道,尤其是和部分腕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使得近排腕骨切除术(proximalrowcarpectomy,PRC)摆脱了从提出以来受到的一些质疑,渐为临床公认,并和部分腕骨融合术一起成为晚期腕关节退变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技术日渐成熟,但仍然有一些观点没有得到统一,比如腕骨切除的细节、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疗效不符合的原因、对桡骨远端月骨窝和头状骨近端有退变时是否行此手术或如何调整手术等。

  • 就诊科室:骨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四肢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40-60分钟/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老年人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适应症

适用于月骨IV期缺血坏死、舟状骨骨折近极坏死、陈旧性(3上月以上)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等。头状骨或桡骨远端月骨关节面损坏严重者禁用。

由于总体手术效果的稳定和技术的改良,PRC的适应证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现在可以用于任何原因导致的腕关节退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晚期手舟骨骨不连和腕塌陷。桡骨远端月骨窝或头状骨近端的关节面的退变,现已不是禁忌证。如为轻度,标准PRC术后疗效不变。如为重度,可以牵引切除成形术、关节内间置术和头状骨近端切除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报告认为PRC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效果不好,作者认为原因在于原发病的进展,而不是手术,作者同时不支持对年纪低于35岁的患者行此手术。显然和其他关节一样,年轻患者的大活动量总是给任何关节手术的疗效打上折扣。最近已经有作者用关节镜术前对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检查,对关节面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能行此手术或者术中应该如何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禁忌症

1.局部伤后感染未被消除者。

2.伤指各关节被动屈伸活动障碍者。

术前准备

1.肢体和病区的水肿、炎症,即使是轻度的,也应积极治疗,使之完全消退2~3个月后手术。

2.局部的较大和较硬的瘢痕应先切除与皮瓣修复,保证肌腱周围有良好的血运和柔软的疏松组织床。

3.在肌腱缝合前,对其支配活动的关节僵硬应先治疗,给予理疗和主、被动锻炼,使之恢复有较大的活动度,才能手术和收到肌腱缝合的效果。

4.缝合材料要选择反应小、拉力大、表面光滑的品种。一般以0.25~0.30mm直径的软性不锈钢丝为最佳,多用于抽出钢丝缝合。受力不大或直径细的肌腱可用尼隆单丝缝合。细丝线缝合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反应,多用于Bunnell埋藏缝合,但丝线必须能承受1~1.5kg的拉力。

5.准备细长的直圆针作缝合肌腱用。

手术步骤

X线正、侧位片有腕部解剖。

以桡腕关节为中心,在腕关节背侧做长约6cm的弧形切口。

显露伸肌腱支持带。

在第3、4间隔室之间切开伸肌腱支持带,将指伸肌腱牵向尺侧、拇长伸肌腱和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牵向桡侧,显露背侧关节囊。

横行切开背侧关节囊,游离其在近排腕骨上的附着,显露近排腕骨。

将带螺纹的钢针依次旋进三角骨、舟状骨和月骨,连同桡骨茎突一并切除。

清洗创面。

缝合背侧关节囊。拍摄平片,若头状骨近极未能完全坐落于桡骨远端月骨窝内,需予以复位并用克氏针固定。

松止血带,止血,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合伸肌腱支持带。

关闭切口。

并发症

PRC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疼痛的复发,文献显示在0%~20%之间。如术中发现大多角骨和桡骨茎突碰撞,则行桡骨茎突切除术。但是,仍然有少数患者在术后行二次桡骨茎突切除术,显然仅仅是依靠术中肉眼观察缺乏可靠性,但目前对是否行桡骨茎突切除的标准没有一个准确的研究。对于术后桡头关节持续退变,则可行全腕融合术,但也有作者只是行桡头关节融合术。腕关节置换技术进展缓慢,但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技术,可能在将来替代PRC,而成为腕关节晚期退变的主要手术方法。

术后饮食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术后护理

用掌侧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5度掌屈位,6周后开始活动。

注意事项

1、应保护桡神经浅支和桡动脉,防止副损伤。

2、肌腱编织缝合张力宜大不宜小。固定时间应不小于6周,过早活动必将造成重建韧带的松弛,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