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桡骨缺损的腕关节成形术用于先天性桡骨缺损的手术治疗。先天性桡骨缺损又称轴旁性桡骨半肢畸形,较为多见,半数以上为双侧,单侧者以右侧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前臂短,腕关节向桡侧偏斜、不稳定,故有桡侧拐状手之称。本病除桡骨完全或部分缺损外,有时并发拇指、腕、掌诸骨发育不良或缺损及同侧尺骨弯曲粗大。可并发其他部位的畸形,前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的缺如或畸形也经常存在。
矫正桡骨缺损的腕关节成形术适用于:
先天性桡骨缺损伴桡偏手畸形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者,生后3~6个月即可进行手术。
1.全身情况不良、有重要脏器疾病。
2.手术区域附近皮肤有感染病灶。
1.做好详细的全身检查。
2.生后即开始采用手法及石膏、支架矫正。
1.切口
腕背正中做S形切口。从第5掌骨背侧开始,经腕背横纹转向前臂背侧。
2.软组织松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皮瓣,显露腕关节的背侧、桡侧和尺侧。切除腕桡侧所有紧张挛缩的纤维束,紧张的肌腱应做延长而不切断,但如向远侧跟踪探查,该肌腱已无功能,则可切断该肌腱。正中神经表浅而紧张,注意勿损伤或误作肌腱而切断。
3.腕关节成形
游离并向桡、尺侧牵开伸指总肌腱和尺侧伸腕肌腱,横行切开关节囊和其他挛缩软组织,显露尺骨远端和腕骨,松解腕骨,去除头状骨和月状骨可以相对获得一些长度,以利纠正桡偏,复位尺腕关节。尺骨远端不予缩短以保全其骨骺,将尺骨远端嵌入于去除月状骨和头状骨后形成的骨槽内,矫正桡偏置于中立位、腕背屈25°,用1枚克氏针从第3掌骨远侧穿入,经腕部至尺骨髓内固定。重叠缝合紧缩尺侧关节囊,其他部位关节囊亦予重新附丽于腕骨骨膜,以维持良好对位。复位后尺侧伸腕肌变得松弛,经缩短后缝合。
4.缝合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缝合皮下、皮肤。如皮肤皮下紧张,可做Z成形术。
矫正桡骨缺损的腕关节成形术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为正中神经损伤、尺骨远端骨骺损伤和畸形复发。
1.长臂管形石膏固定于屈肘90°,腕关节中立位、背屈25°。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循环。
2.术后3个月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改用支架外固定。
1.勿损伤正中神经。由于前臂肌肉、肌腱发育异常或缺如,正中神经常很表浅而紧张,它可能是前臂桡侧最表浅的结构。手术松解挛缩软组织时切勿损伤或误做肌腱而切断。
2.勿损伤尺骨远端骨骺。术中可切除月状骨、头状骨以取得相应长度,勿切除尺骨远端。
3.如尺骨桡偏严重,可在弯曲最明显处做尺骨截骨矫正。
4.为建立肌力平衡以维持矫正位置,可利用桡侧屈腕肌转移至腕背尺侧,或利用中指(或环指)指浅屈肌经尺侧转移至第3掌骨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