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突过长症亦称茎突综合征,1937年由Eagle首先报道,故命名为Eagle综合征。本病并不少见,病因较为复杂,但主要是茎突过长,系在发育过程中,茎突发生异常骨化所致。茎突位于颞骨岩部的底面,起自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长、骨柱状,其远端伸向内侧及前下方。正常茎突长度约为2.16~2.52cm,当茎突过长时,因其末端伸展到达的区域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症状。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症状大多起始缓慢,病史长短不一,自数日、数月至数年不等,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较易漏诊。
茎突过长症以手术治疗为主,截短过长的茎突,手术通常有经口咽和颈外两种径路,颈外径路适合于过长的茎突、向外显著偏斜、在扁桃体窝内不能明确触及茎突或虽可触及但茎突位置较深者。具体采用何种手术方法和径路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茎突过长症的手术适用于:
1、一侧性咽部疼痛或咽部异物感,于吞咽或头位变动时可诱发或加剧症状者。
2、在扁桃体窝内触诊,手指可扪及坚硬条索状物或刺状突起者。
3、茎突的正、侧位X线检查证实茎突方位、形态、长度异常者。有条件者可选做螺旋CT,三维显示茎突的位置,形态和长度效果更佳。
4、咽痛症状显著、迫切要求手术者。
1、同扁桃体手术禁忌证。
2、虽经多种检查可证实茎突过长,但病人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者。
3、咽部不适症状与扁桃体异物感、咽部异感症、舌咽神经痛和咽部肿瘤等未能相鉴别者。
1、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注意有无异常的出血病史和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全身麻醉者应做胸部X线透视,儿童要注意胸腺的大小。
2、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检查、肝功能、澳抗检查,40岁以上病人应做心电图检查。
3、检查鼻部及口腔情况。如果鼻部、口腔、鼻咽或鼻窦有感染,待做适当处理后再行手本。
4、手术当日禁食禁水,局麻手术的病人,术前一日晚睡前服适量镇静剂、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全麻手术病人应按全麻要求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前1d应充分休息。
5、做好思想工作,讲清手术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争取病人合作。
一、茎突截短术-口咽径路
1、切除茎突过长侧的扁桃体。
2、茎突定位:扁桃体窝创面彻底止血后,用手指于窝内触摸确定茎突末端的位置。
3、分离茎突:在已确定的茎突末端之上,纵行切开咽上缩肌1.0~1.5cm(分开覆裹在茎突上的筋膜和肌肉等软组织,直达茎突骨面,剪断或切断茎突、舌骨韧带,用环形刮匙从茎突末端套入,并向根部施压,将茎突周围的软组织边分离边推开,尽可能多显露茎突。
4、截断茎突,用血管钳夹住茎突末端,再用咬骨剪于暴露出的茎突上段截断、取出断端。
5、检查创面,彻底止血、以细丝线缝合切口。
二、茎突截短术-颈外径路
1、切口: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从乳突尖至舌骨水平做一斜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
2、探查茎突:钝性分离颈深筋膜,牵开切口,将颈动脉鞘拉向后方,确定舌骨大角与舌骨体的位置,并由此向上寻找二腹肌和茎突舌骨肌、沿茎突舌骨肌向上探查茎突末端、体部和根部。
3、分离茎突:切开茎突末端的骨膜,在茎突末端切断茎突舌骨肌和茎突舌骨韧带,用环形刮匙从茎突末端套入,将茎突周围的软组织边分离、边推开。
4、截断茎突:用血管钳夹住茎突末端,再用咬骨剪截断,取出茎突断端。
5、检查创面、彻底止血、以庆大霉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术腔、逐层缝合伤口、盖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1、出血。
2、感染。
3、创伤。
4、扁桃体残体。
1、经口咽茎突部分切除的病人,术后处理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7d拆除切口缝线。
2、经颈外径路者,术后颈部须制动24h,术后给予抗生素静滴,预防颈深部感染,术后5~7d拆除切口缝线。
1、分离茎突时,术者心须清楚茎突的位置。应紧贴茎突分离周围软组织、切勿过深、以避免损伤邻近的颈内、外动脉、咽升动脉,腭升动脉等血管,造成难以处理的出血。
2、在截断茎突前,须注意将欲截除的茎突部位夹牢,勿使茎突断端落入软组织内,否则,难以寻找。
3、舌咽神经与茎突极为靠近,操作中要仔细、轻柔,应注意不要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