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小瞳孔情况下,可采用旋入法植入上袢。即以晶体镊夹持光学部,先将光学部及下袢根部插入睫状沟。

  • 就诊科室:眼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1-5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2000-20000元
治疗疾病:
并发症白内障 白内障
适应症

1.单眼或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2.外伤或并发性白内障。

3.婴幼儿及儿童期白内障。

4.某些有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

禁忌症

1.小眼球、小角膜等先天异常。

2.伴有虹膜红变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伴视网膜中央血管闭塞、眼内肿瘤、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

4.先天性青光眼。

术前准备

1.全面评价全身疾病和病灶。

2.术前3天开始,以抗生素眼液点眼,手术当日清晰,以0.25%氯霉素或庆霉素溶液冲洗结膜囊和泪道。

手术步骤

1.完成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向前房和后房或囊袋内注入适量的粘弹性物质,拆除正中一根线,使开口宽度达到6.0~6.5mm。

2.植入人工晶体下袢及光学部分:当用镊子夹光学部分时,人工晶体的运行方向完全由手来控制,需要有良好的手感。当下袢顶端已达瞳孔中央,或光学部分前缘已进入切口,应及时放松镊子,自晶体下缘向下推动晶体,晶体将在切口剪切力限制下,缓缓滑向后房。

3.植入晶体上袢,确证晶体下袢抵达睫状沟或囊袋内后,以晶体镊夹持上袢顶端,沿与晶体光学部平行的方向压缩晶体袢,同时沿切线方向作顺时针旋转,当上袢膝部越过瞳孔缘时,轻压上袢使之转向虹膜后并放松镊子,上袢将自行弹向对应的睫状沟部位。此时也可以自辅助切口伸入晶体板压住光学部,防止翘起。

在某些情况下,用调位钩将晶体上袢旋转到位,简单易行,可作为囊镊送入法的补充。即以调位钩插入调位孔,以推旋动作,使晶体作顺时针旋转,晶体上袢将在瞳孔张力限制下被压缩,其膝部一旦越过瞳孔缘,将自行弹向睫状沟。

4.调整晶体位置:采用推、旋、压的连贯动作使晶体一次到位,一般无需要重新调整位置。如晶体有明显偏位,可以调位钩钩住调位孔,根据调整目的,稍作推拉、摆动及旋转等,直至晶体正位。

在小瞳孔情况下,可采用旋入法植入上袢。即以晶体镊夹持光学部,先将光学部及下袢根部插入睫状沟。

再以旋转方式将上袢游离部分旋入。

其上袢可仍以囊镊法植入。或完全关闭切口后,采用晶体调位钩旋入法植入。

并发症

术后感染。

术后饮食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补钙为主。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术后护理

1.术毕散瞳,结膜囊涂抗生素膏,盖单眼或双眼,平卧送回病房。

2.每日一次无菌换药,局部点抗生素眼液及5%新福林眼液散瞳,必要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3.术后如有眼压升高,可适当应用乙酰唑胺或20%甘露醇等制剂,以降低眼压。

4.术后5天拆除结膜缝线;角膜缝线应于10天以后拆除。

注意事项

术后抗感染。

手术方式分类